“爸,档案里怎么会多出这页纸?” 张浩天的声音颤抖着,电话那头的电流声混着他的呼吸,像根细针,扎得我心尖发疼。
我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另一只手里攥着那张刚从教育局档案袋里抽出来的纸。
陌生的字迹,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我手心发麻。
儿子 695 分的高考成绩,全省前五十的排名,北大计算机系的录取资格,那些天里让我走路都飘着的骄傲,此刻全被这张纸撕得粉碎,散落在教育局冰冷的办公桌上。
1
我叫张国富,今年四十八岁,在县城做了二十多年的建材生意。
从一开始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水泥,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店,再到现在开了家不算小的建材公司,这二十多年里,我吃过的苦、受的罪,自己都数不清。
但我从来没抱怨过,因为我心里有个盼头,盼着儿子张浩天能有出息,不用像我一样,一辈子跟水泥沙子打交道,靠力气吃饭。
我妻子王丽华是小学老师,性子温和,跟我一起打拼了这么多年,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给浩天一个更富裕的童年,所以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浩天的学习上,每天陪着他写作业到深夜,周末也不休息,带着他去上各种辅导班。
浩天从小就懂事,知道我们不容易,学习上从不用我们操心。
记得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考试就考了双百,拿着奖状跑回家,举到我面前,眼睛亮得像星星:“爸,我考了第一名!”
那天我特意关了店门,带他去县城最好的饭店,点了他最爱吃的糖醋里脊,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心里比自己赚了大钱还开心。
从那以后,浩天的成绩就一直稳在班级前三名,初中升高中时,还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县城最好的一中,进了实验班。
高中三年,他更是没让我们失望,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班主任赵建设老师每次见到我,都竖着大拇指说:“国富啊,你家浩天是块读书的料,将来肯定能上清华北大!”
我每次都笑着说 “借您吉言”,心里却早已把这份期待刻进了骨子里。
我这辈子没读过大学,最大的梦想就是看着儿子走进顶尖大学的校门。
浩天今年十七岁,刚参加完高考。
高考前一个月,他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桌上的习题册堆得比台灯还高,眼睛熬得通红,却从没喊过一声累。
王丽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营养餐,早上五点就起来熬粥,晚上等他写完作业,还给他煮一碗鸡蛋面。
我也尽量推掉了不必要的应酬,每天晚上陪他在书房学习,他写作业,我就在旁边坐着看建材市场的报表,偶尔递杯热牛奶,不说太多话,就想让他知道,我们一直陪着他。
2
六月八日,高考最后一门英语考完的那天,我和王丽华早早就守在一中门口,手里拿着矿泉水和纸巾,跟其他家长挤在一起,踮着脚往校门里望。
下午五点半,校门打开,学生们涌了出来,我一眼就看到了浩天,他穿着蓝色的校服,背着书包,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不像其他学生那样疲惫。
他快步走到我们面前,先抱了抱王丽华,又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很响亮:“爸,妈,这次发挥得很好,感觉比平时模拟考还顺,应该能上七百分!”
我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眼泪差点掉下来,赶紧接过他的书包,说:“好,好,咱们回家,你妈给你做了红烧肉,犒劳犒劳你!”
王丽华也激动得抹眼泪,拉着浩天的手,不停地问:“累不累?饿不饿?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那天晚上,我们家破例开了一瓶红酒,我和浩天喝了几杯,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值了。
第二天,我就给亲戚朋友们发了消息,跟他们说浩天考得不错,等成绩出来就办庆祝宴;王丽华也在她的同事群里分享了喜悦,还跟她的父母视频,老两口在电话里笑得合不拢嘴,说要从老家过来给浩天庆祝。
成绩公布那天是六月二十五号,早上八点就能查分。
我们全家人都没睡好,七点多就起来了,浩天坐在电脑前,双手放在键盘上,却迟迟不敢点开查询页面。
王丽华站在他旁边,手里攥着围裙,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我则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心里像揣了只兔子,跳得飞快。
“爸,妈,我查了啊。” 浩天深吸一口气,终于点击了 “查询” 按钮。
页面加载的那几秒钟,客厅里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当屏幕上跳出 “总分 695” 的数字时,我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一把抱住浩天:“儿子,你真的考了 695 分?太好了!太好了!”
王丽华也扑过来,抱着我们父子俩哭了起来,嘴里念叨着:“我的好儿子,你太棒了,没白费这么多年的努力。”
浩天也很兴奋,眼睛里闪着光,反复确认了好几遍:“爸,妈,是真的,语文 128,数学 149,英语 142,理综 276,总分 695!”
我们赶紧查全省排名,输入准考证号后,屏幕上显示 “全省排名 42”。
3
这个成绩,别说北大计算机系,就算是清华的王牌专业,也基本稳了。
我立刻拿出手机,给所有亲戚朋友打电话报喜,姐夫在电话里喊得比我还激动:“国富啊,浩天真是好样的!695 分,够上清华北大了吧?你这是要培养出大学生了!”
“那当然,我们填志愿就填北大计算机系,浩天从小就喜欢电脑,以后就让他搞计算机!” 我自豪地回答,声音都有点发颤。
王丽华则开始忙着准备庆祝宴的事情,让他在庆祝宴上漂漂亮亮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要去建材市场转一圈,跟我的客户、我的员工分享这个好消息,他们都跟我道喜,说我有个好儿子,以后能享清福了。
我去县城最好的酒店 “锦绣园” 订了最大的包房,还请了酒店最好的厨师。
王丽华则去商场给浩天买了一双他念叨了很久的运动鞋,花了两千多块,她一点都不心疼,说 “儿子考得好,值得”。
酒店经理知道我儿子考了 695 分,还特意跟我说:“张老板,您太有福气了!等庆祝宴那天,我给您送一瓶好酒,祝您儿子前程似锦!”
那段时间,我们家每天都充满了笑声,连邻居都跟我说:“国富,最近看你走路都带着风,一看就是有喜事!”
我笑着说:“是啊,儿子考得好,心里高兴!”
七月中旬,各大学的录取工作开始了。
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公布出来,理科 688 分,浩天的 695 分超出了 7 分,我心里更踏实了,觉得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肯定没问题。
从七月十五号开始,我每天都要查好几遍录取状态,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输入浩天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查看 “已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 这些状态;中午吃完饭,又要查一遍;晚上睡觉前,不查一遍就睡不着。
浩天也很紧张,虽然他嘴上说 “应该没问题”,但每天都会问我:“爸,有消息了吗?北大那边有没有动静?”
我每次都安慰他:“别急,录取工作要走流程,再等等,肯定会有好消息的。”
4
王丽华也跟着着急,每天都要跟她的同事打听录取情况,还在网上加了北大新生家长群,在里面跟其他家长交流,看到别人说 “已经查到预录取了”,她就会回来跟我说:“国富,你看人家都查到了,咱们怎么还没动静啊?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
我每次都跟她说:“别瞎想,每个省份的录取进度不一样,咱们再等等,浩天分数这么高,肯定没问题。”
其实我心里也有点慌,只是不想让他们母子俩担心,只能强装镇定。
七月十八号那天,我在家长群里看到有人说 “河北的理科生已经查到北大预录取了”,我们是河南的,按道理进度也差不多了,可我还是没查到浩天的状态,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我给北大招生办打了个电话,工作人员说 “河南的录取工作还在进行中,请耐心等待”,我只好挂了电话,继续等。
七月二十号这天早上,我五点多就醒了,再也睡不着,干脆起来打开电脑,又一次输入浩天的信息,点击 “查询录取状态”。
页面加载出来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僵住了。
屏幕中央赫然显示着 “已退档” 两个字,红色的字体,像两把刀子,扎得我眼睛生疼。
我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又刷新了页面,还是 “已退档”;我又退出系统,重新登录,输入信息,结果还是一样。
“这怎么可能?” 我自言自语道,声音都在发抖。
我赶紧点击 “查看退档原因”,下面一行小字写着:“综合审查不符合录取要求”。
这几个字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我,我感觉浑身的血都凉了 ——695 分的成绩,全省前五十的排名,浩天从小品学兼优,从来没违过纪,怎么可能 “综合审查不符合要求”?
我手忙脚乱地喊王丽华:“丽华,你快过来!出事了!”
王丽华正在厨房做早饭,听到我的喊声,赶紧跑过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浩天也被我的喊声惊醒,穿着睡衣从房间里跑出来:“爸,怎么了?”
我指着电脑屏幕,声音颤抖着说:“你们看,浩天的录取状态是‘已退档’,退档原因是‘综合审查不符合要求’。”
5
王丽华凑到电脑前,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怎么会这样?孩子考得这么好,怎么会退档?是不是系统出错了?”
浩天也愣住了,他走到电脑前,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眼睛里的光一点点消失,声音很小:“爸,是不是查错了?你再查一遍。”
我又查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浩天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肩膀不停地发抖。
王丽华也忍不住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怎么会这样?我们浩天这么优秀,怎么会不符合要求?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我心里乱成一团麻,像被人用棍子搅过一样,又疼又乱,但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他们说:“别慌,别慌,可能是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有什么误会,我们先给北大招生办打电话问问情况,肯定能解决的。”
我立刻拨通了北大招生办的电话,响了很久才有人接,我着急地说:“您好,我是河南考生张浩天的父亲,我儿子考了 695 分,全省排名 42,为什么会被退档?退档原因是‘综合审查不符合要求’,能告诉我具体是什么原因吗?”
工作人员的语气很客套:“您好,关于具体的退档原因,我们需要查看考生档案才能确定,您可以携带考生的身份证明和成绩证明,来学校招生办咨询,或者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查询档案。”
“请问不能电话里说吗?我们现在去北京太远了,能不能先跟我们说一下大概原因?” 我追问道。
“抱歉,具体情况我们只能通过档案查询,无法电话告知,请您谅解。” 工作人员说完,就挂了电话。
挂断电话后,我感觉整个人都垮了,坐在椅子上,浑身无力。
浩天坐在沙发上,眼泪无声地掉着,手里紧紧攥着他的准考证,上面的照片还带着笑容,可现在他的脸上全是绝望;王丽华在一旁不停地抹眼泪,嘴里念叨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们浩天怎么办啊?”
那天早上,我们家里一片死寂,只有王丽华的哭声和浩天的抽泣声。
我看着他们母子俩,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
我自己都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怎么去安慰别人?
6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都没有睡好觉。
浩天在房间里待了一整天,不肯出来,王丽华去敲门,他也不开,只是说 “我想一个人静静”;王丽华坐在客厅里,一夜没合眼,眼睛哭得又红又肿;我则在客厅和阳台之间来回踱步,抽烟抽到嗓子疼,脑子里全是 “为什么会退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这些念头。
我想了很多种可能,是不是浩天的体检报告有问题?是不是高考报名信息填错了?是不是我们漏交了什么材料?
可我又一一否定了这些可能,浩天的体检报告很正常,没有任何传染病或遗传病;高考报名信息是我和王丽华一起核对过的,不可能出错;该交的材料我们也都交了,没有遗漏。
那到底是为什么?
我越想越乱,越想越怕,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浩天,但又觉得不可能。
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得罪过什么人,谁会跟一个孩子过不去?
第二天一早,我就收拾行李,准备去北京北大招生办问个清楚。
“爸,我跟你一起去。” 浩天从房间里走出来,眼睛红红的,却很坚定。
“你在家等消息,我一个人去就行。” 我不想让他承受更多的压力,北京那么远,去了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我不想让他再受刺激。
王丽华也劝他:“浩天,你爸说得对,你在家等着,让你爸去就行,有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浩天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爸,那你路上小心,有什么情况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王丽华给我准备了一大堆材料,把浩天的身份证复印件、准考证复印件、成绩单、体检报告、各种奖状证书都装在一个文件夹里,厚厚的一摞,她一边装一边说:“把这些都带上,万一他们要看,你就能拿出来,证明浩天是个优秀的孩子。”
我接过文件夹,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一摞材料,更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我跟浩天和王丽华告别,王丽华送我到门口,拉着我的手说:“国富,一定要问清楚,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为浩天讨个说法。”
我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定要让浩天走进北大的校门。
7
我坐最早一班火车去北京,火车是早上七点半的,要坐八个小时才能到。
火车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心里却一点都平静不下来。
我反复翻看浩天的材料,每一张奖状、每一份成绩单,都证明他是个优秀的孩子。
小学时的 “三好学生”,初中时的 “优秀班干部”,高中时的 “省级优秀学生”,还有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数学竞赛一等奖、物理竞赛二等奖……
这么优秀的孩子,怎么会 “综合审查不符合要求”?
我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委屈,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旁边的乘客看到我哭,还递了张纸巾给我,问我怎么了,我只能摇摇头,说 “没事”。
中午,我在火车上买了一份盒饭,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吃了几口就放下了。
我给王丽华发了条微信,告诉她我已经上火车了,让她别担心,照顾好浩天;她回复我说 “浩天还是不肯吃东西,你一定要快点回来”,我看着微信,心里更疼了。
火车上,我的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浩天从小就很优秀,从来没有违过纪,怎么可能综合审查不过关?
到达北大招生办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办公室里排着长队,都是来咨询录取问题的家长。
轮到我的时候,工作人员看了看我的材料。
"您是张浩天的家长?"她问道。
"对,我是他父亲,想了解一下退档的具体原因。"我说。
"这个需要查看档案,您稍等。"她去里面的办公室拿档案。
过了十几分钟,她回来了,脸色有些严肃。
"张浩天同学的档案确实有问题,材料审查不合格。"她说。
"什么材料有问题?我儿子一直品学兼优。"我有些急了。
"具体的情况我不能透露,您可以回当地教育部门查询。"她的态度很冷淡。
我又问了几遍,但她都不肯说明具体原因。
无奈之下,我只能买票回家,心情比来的时候更加沉重。
火车上,我给丽华打电话报告情况。
"他们说档案有问题,但不肯说具体是什么问题。"我说。
"档案能有什么问题?浩天从来都是好学生。"丽华在电话里哭了起来。
8
回到家,我立刻去找浩天的班主任赵建设老师。
赵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教了浩天三年,对他很了解。
"赵老师,浩天的档案会有什么问题吗?"我问他。
"张浩天一直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有什么问题。"赵老师也很困惑。
"那为什么北大说他档案有问题?"我追问道。
"这个我也不清楚,要不我们去教育局查查档案?"赵老师提议。
第二天,我和赵老师一起去了教育局。
档案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张浩天的档案?我来帮您查一下。"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说。
她从档案柜里拿出了一个厚厚的档案袋。
"您可以在这里查看,但不能带走。"她说。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档案袋,开始仔细翻阅。
前面的材料都很正常:入学申请、历年成绩单、各种奖状证书。
我一页一页地看着,每一份材料都证明浩天是个优秀的学生。
翻到中间部分时,我看到了三年来的班主任评语,都是表扬的话。
"该生品学兼优,遵纪守法,是班级的好榜样。"这是高一时的评语。
"该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这是高二时的评语。
"该生综合素质优秀,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代表。"这是高三时的评语。
看着这些评语,我更加确信浩天没有任何问题。
继续往后翻,我看到了高考报名表和体检表,一切都正常。
快要翻完的时候,我发现档案比平时显得厚一些。
"这后面怎么还有材料?"我疑惑地问工作人员。
"哦,那些是后来补充进去的材料。"她解释说。
"什么时候补充的?"我问。
"好像是上个月吧,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她说。
我的心里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我翻到档案的最后几页,竟发现了一张从来没有见过的纸。
这是一封举报信,抬头写着"关于张浩天同学违纪行为的举报材料"。
我的手开始颤抖,强迫自己继续看下去。
9
信中详细描述了浩天在高三期间"多次考试作弊"的行为,还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2023年3月15日第一次月考,张浩天将答案写在手心上"
"2023年4月20日期中考试,张浩天传纸条给同桌"
"2023年5月25日模拟考试,张浩天偷看旁边同学的试卷"
更让我震惊的是,信中还说浩天"威胁其他同学不许举报,品行恶劣"。
举报信没有署名,但附上了几张模糊的照片,看起来像是考场监控截图。
我看完后愤怒至极,当场拍了桌子:"这完全是诬陷!"
赵老师也凑过来看了看,脸上满是震惊的表情。
"这不可能,张浩天绝对不会做这种事。"赵老师肯定地说。
工作人员被我的反应吓了一跳:"先生,您冷静点。"
"冷静?我怎么冷静?这是对我儿子的恶意中伤。"我气得浑身发抖。
我仔细看了看举报信的内容,发现其中很多细节只有班级内部的人才知道。
比如座位安排、考试时间、监考老师的名字,这些都很准确。
但是关于作弊的指控,我百分之百确定是假的。
"这封信什么时候收到的?"我问工作人员。
"上个月底,有人匿名寄到我们这里的。"她说。
上个月底,正好是各大学开始审查档案的时候。
这个时间点太巧合了,让我不得不怀疑有人故意陷害浩天。
"能查出是谁寄来的吗?"我问。
"匿名信件很难追查,除非通过公安部门。"她说。
我把举报信拍照保存,准备回去给浩天看。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很复杂,既愤怒又困惑。
愤怒的是有人竟然用这种卑鄙的手段陷害我儿子。
困惑的是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恶意。
到家后,我把情况告诉了丽华和浩天。
"爸,我从来没有作过弊,这些都是假的。"浩天看完举报信后激动地说。
"我相信你,儿子,爸爸一定要找出是谁陷害你。"我安慰他说。
丽华看了举报信,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谁这么恶毒,竟然编造这样的谎言。"她愤怒地说。
我开始仔细分析举报信的内容,寻找可能的线索。
信中提到的几次考试我都有印象,浩天的成绩确实很好。
如果真的作弊了,成绩不可能这么稳定。
而且那些考试我都去学校接过他,从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10
我决定找几个同班同学了解情况。
第二天,我约了几个和浩天关系不错的同学谈话。
"叔叔,张浩天从来不作弊,他成绩本来就很好。"一个叫小王的同学说。
"是啊,他还经常帮我们解答问题呢。"另一个同学附和道。
"你们知道班里有没有人对浩天有意见?"我问他们。
几个同学互相看了看,都摇摇头。
"张浩天人缘很好,没听说有人和他有矛盾。"小王说。
但是从他们的表情,我感觉他们好像有什么话没说。
"如果知道什么情况,请一定要告诉我。"我恳切地说。
小王犹豫了一下,说:"叔叔,刘子轩好像对张浩天有些嫉妒。"
"刘子轩?"这个名字我有印象,他父亲是市里的副秘书长。
"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浩天好,高考也只考了665分。"小王说。
665分比浩天低了30分,这个差距不算小。
"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吗?"我问。
"倒没有什么直接矛盾,就是刘子轩总是暗中和浩天比较。"小王说。
"他也填报了北大吗?"我继续问。
"好像是的,但分数不够,听说他爸爸在托关系。"小王小声说。
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了怀疑的对象。
如果刘子轩想进北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分数比他高的人退档。
这封举报信的时间点太巧合了,很可能就是他们搞的鬼。
我决定去找刘子轩的父亲刘副秘书长谈谈。
但是要想见到他并不容易,我得想个办法。
我通过朋友的介绍,约到了刘副秘书长的一个下属。
"老刘,我想了解一下关于孩子录取的事情。"我试探着说。
"你是说张浩天?听说他被北大退档了?"那人说。
"是的,档案里突然多了一封举报信。"我观察着他的反应。
"举报信?什么内容?"他装作很惊讶的样子。
"说他考试作弊,我觉得很可疑。"我继续试探。
"这种事情确实很奇怪,要不我帮你问问?"他说。
从他的反应来看,他对这件事并不意外。
这更加证实了我的怀疑。
11
我决定直接去找刘副秘书长对质。
通过各种关系,我终于约到了和他见面的机会。
见面地点在一家高档茶楼,他看起来很从容。
"张老板,听说您找我有事?"他客气地说。
"刘秘书长,我想问问我儿子档案的事情。"我开门见山。
"这个我不太了解,教育方面我不负责。"他摆摆手说。
"那封举报信是谁写的,您知道吗?"我直接问。
他的脸色瞬间变了变,但很快恢复正常。
"什么举报信?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他否认道。
"刘秘书长,做人要凭良心,不能为了自己孩子就害别人家的孩子。"我说。
"张老板,您这话我听不懂,我们还是谈点别的吧。"他回避话题。
看他这个态度,我基本确定举报信就是他们搞的。
但是没有直接证据,我也拿他没办法。
"刘秘书长,好自为之吧。"我起身离开。
走出茶楼,我的心情很沉重。
虽然基本确定了是谁陷害浩天,但又能怎么样呢?
北大的录取已经结束,浩天只能去其他学校了。
回到家,我把情况告诉了家人。
"爸,算了吧,反正还有其他学校可以选择。"浩天安慰我说。
"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要为你讨回公道。"我愤愤地说。
丽华也支持我的想法:"不能让坏人得逞。"
我开始联系律师朋友,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律师听完我的叙述,摇摇头说:"这种案子很难打赢。"
"为什么?证据不是很明显吗?"我问。
"举报信是匿名的,很难证明是谁写的。"律师说。
"而且教育部门有自由裁量权,他们说材料有问题就是有问题。"
听了律师的话,我感到很无力。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有权有势的人可以为所欲为。
像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只能被动挨打。
我又去找了几个媒体朋友,希望能曝光这件事。
但是他们都不敢报道,说涉及领导干部的子女太敏感。
就这样,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浩天的北大梦破灭。
好在浩天的成绩足够优秀,清华大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12
"爸,能上清华也很好,别难过了。"浩天劝我。
"儿子,爸爸对不起你。"我心里很愧疚。
"这不是您的错,是那些坏人的错。"浩天懂事地说。
八月底,浩天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虽然不是北大,但清华也是顶尖大学,我们全家还是很高兴。
庆祝宴席照常举办,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国富,浩天能上清华也很不错嘛。"姐夫说。
"是啊,清华北大都一样好。"其他亲戚也纷纷安慰。
但是我心里始终有个结,那就是浩天本来可以上北大的。
这个遗憾可能会伴随我们一辈子。
开学前几天,我送浩天去北京报到。
路过北大校门时,浩天看了看,轻声说:"爸,其实清华也挺好的。"
"儿子,你不遗憾吗?"我问他。
"遗憾肯定有,但我更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浩天成熟地说。
听了儿子的话,我感到很欣慰。
孩子比我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在清华的新生报到现场,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孩子。
浩天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
"爸,您放心回去吧,我在这里会好好学习的。"浩天对我说。
看着儿子自信的笑容,我心里的担忧少了很多。
回家的路上,我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是浩天的一个同学打来的,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
"叔叔,我知道那封举报信是谁写的了。"电话里的声音很紧张。
"你说什么?"我立刻停下车,专心听他说话。
"是刘子轩的表哥,他在教育局工作,亲口跟我说的。"那个同学说。
"他为什么要告诉你?"我问。
"因为他们家也有内部矛盾,他看不惯刘副秘书长的做法。"那个同学说。
"你有证据吗?"我追问。
"有录音,我偷偷录下了他说话的内容。"那个同学说。
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终于有直接证据了!
我立刻掉头回北京,要把这个证据交给相关部门。
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一定要为浩天讨回公道。
即使不能改变北大录取的结果,至少要还浩天一个清白。
让那些用卑鄙手段害人的家伙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就是一个父亲为了儿子能做的事情。
不管多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
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浩天,更是为了维护教育的公平正义。
如果连高考这样的选拔都可以被人为操控,那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所有遭受不公的孩子讨回公道。
这是我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