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今天咱唠一个有点出人意料的国产运动鞋服界“小透明”逆袭故事。
前两年要是谁大街上捉个小年轻,随便聊聊,说起中国运动品牌最牛的你会想到谁?十有八九,会张口就安踏李宁,脑袋里浮现的都是FILA、始祖鸟、还有那波“中产三件套”;没准有的姑娘一提特步还翻个白眼,“相亲时穿那个,直接out”。可谁能想到啊,361°,这个曾经被很多人随意略过的“小弟”,现在居然明晃晃冲进了行业C位,真火了——不过燃烧的,不是你以为的中产钱包,却是中国下沉市场的人间烟火气!这事有点意思,不扒一扒,简直对不起爱比腾的小脑筋。
那问题来了,361°凭什么能后来者逆袭,靠的是啥?到底怎么把自己一步步熬成了“孩子王”?背后又藏了什么亮眼也让人意想不到的杀手锏?往下看,别走,小板凳搬稳,咱们抽丝剥茧,好好掰扯。
你要说中国运动品牌这些年风头最劲,谁都得服安踏。这公司哪儿哪儿都能蹦出来,无论是体制内阿姨叔叔的通勤鞋,还是小众户外圈的始祖鸟,连商务精英的FILA都收入囊中。安踏直接一站式包圆,从县城到都市,从十几岁穿到五十岁,像“社会人套娃”一样层层递进,生生不息。
而李宁呢?近些年一路潮到飞起,国潮风、弄潮儿、时尚周,风头劲得不行;别看中产们的钱不一定能直接流进李宁小金库,但李宁瞄准了他们的下一代,当真稳得一批。
特步这玩意儿,你说“相亲禁品”那真是过气笑话了,现在路跑圈这么火,特步通过马拉松硬生生把自己拔成“中产收割机”的一员——谁还没个买特步参赛的朋友啊!
那361°,咋好像一直跟这些巨头们不在一条跑道呢?实际上,这家伙赚中产钱,那招数和表现,确实有点新兵蛋子的味道。这都起源于一场历史性的“错失”。08到12年,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全国大库存危机爆发。安踏动作快,先一步出坑,直接营收反超李宁,一路高歌猛进。可361°呢?反应慢了好几拍,直到2019年才鼓起勇气重塑战略,错过了跟大哥们分蛋糕的黄金窗口。
但你以为人家就这样一蹶不振?错!有一句老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61°就死磕了一条单行道:县城和三线以下市场。大伙可能真不信,截止去年末,361°在全国有5750家门店,竟有接近76%全扎根在三线以下城市,一线城市的门店占比连6%都不到。也就是说,上海、深圳、北京的路人可能想买,得费劲心思找,倒是县城小鬼们能随便进去逛一圈。
听上去是被中产市场扫地出门,但实际情况却跟表面完全相反。这种“出局”反倒让361°在下沉市场混成了风生水起的“本地豪强”。
而且,人家摸准节奏,早早押中了“童装”这张王牌。要知道,运动童装以前压根不受重视,生产标准混乱,产品千奇百怪。361°2010年一头扎进童装市场,成立独立板块,谁也没料到竟是个“天命所归”。一方面行业没人,好下手,童装年增速高得吓人,2011年直接暴涨了5倍多;一方面赶上“二孩红利”,全国小镇、县城,家长们想给娃搞点专业点的装备,361°坦然成了首选。
回忆一下小时候去体测,那波“跳绳不打手的绳子”“轻快运动鞋”“专用体育服”,不都是361°店里成套上架的嘛。甚至人家直接和国字号的跳绳国家队、亚洲跳绳锦标赛深度绑定,全国各地学校、机构拉着361°合作,成了无可替代的体测神器。家长一句“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心思,说不定正贴在361°的LOGO后面。
要问成果咋样?就说去年,光靠童装就卖出了23.4亿元!四年时间翻一倍,明晃晃捡起地上的钱,这才叫真“人间清醒”。
行业内都爱比来比去,什么三巨头、四大天王。安踏、李宁稳居头部,特步也蹭个边,高大上的行业梯队怎么都少不了互卷。但回头看,几年前谁把361°当回事啊?市值只有20亿,一幢写字楼都嫌贵。
故事开始拐点——那几年消费分级真是卷得飞起,下沉市场起飞,各种“性价比之王”成团出现。361°在天猫旗舰店,200块以下产品占比超过一半,比安踏李宁都狠。这还不够,赶上直播带货风口,361°2023年拉起线上专供款,直播GMV大涨53%,电商营收直接冲上26亿。再有啥?四处分身吆喝,亚运会连着赞助五届,冬会、青岛、郑开的马拉松全包了个遍。还学安踏造自有IP,2020年活学活用,来了个“触地即燃”业余篮球赛,抖音话题差点把服务器都点燃。球类、跑步、滑板,男女老少全都能参与。
有点像以前学校做班级运动会,成绩不算第一,但热闹劲儿是最足的。
在性价比和精细下沉的策略推动下,361°从2020年那个低落的起跑线,一路狂奔,2024年营收破百亿,市值也涨飞了。这堪称国产运动品牌奇迹,连华泰证券都专门统计了价格区间数据,361°200元以下产品覆盖率“王者”,堪比拼多多干翻阿里的赶脚。你说,拼多多和361°,还真不是表象的“低”,恰恰是掌控了最大用户群,赚到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但话说回来,安踏这边又插了把刀。你正陶醉“县城王”,安踏一看,哦?下沉市场肉真香,超级安踏店型搞起来,标价比以往低整整三成,还要再开160家店。分蛋糕的多了,蛋糕自然不够大。下沉市场竞争加剧,361°要想继续混成“老大”,就得玩点新花样。
问题也逐渐浮现。要保基本盘,同时向上卷一卷,不然守着三四线市场,品牌天花板容易看得见摸不着。过去讲求慢工细活,步子不敢迈太大。最大好处是稳,被大环境晃的满地找牙时,只有361°是连续四年营收净利都稳稳涨。但弊端一样明显,像签NBA大牌球星——2012年李宁豪赌韦德、安踏抱走克莱,球鞋故事和销量全都变现,361°动作慢,签了约基奇、乐福这种大个子明星,但大众心智里“外线才是票房”——黑红不如外线球星曝光率啊,头铁也做不到一飞冲天。
说到产品“升级”,对比特步直接碳板跑鞋推得飞起,特步的160X成了马拉松大神标配,361°又慢一步,自己碳板鞋“落地”晚,马拉松赞助规模小。说到底,品牌向上难、产品创新慢,往上爬的梯子没搭好,连特步都跑赢了半步。
可有野心就行?纸上谈兵容易,搞定中产是真难,竞争对手都在成长。这一点,361°自己心里门清。总裁丁伍号明摆着说,下沉市场再大,也不是自家后花园。安踏们正抢着要进来打劫。这也是为啥品牌既稳又得往高攀。未来守住县城,提升个品牌溢价感,对标起轰轰烈烈的安踏、李宁,这才是有希望逆转未来的关键。
其实啊,国产运动品牌之争,本质是“下沉绞杀”碰上“高端破圈”,谁能玩双轨、谁才是大赢家。咱绕回361°,不巧你正穿着361°给娃送体测装备,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公司强不强,有多大牌,你其实根本不在乎。用户感知到物美价廉和贴心服务,认同你就是王道。
你说未来361°能不能冲上高端,把中产的钱也劈头盖脸抢一圈?我是半信半疑。但它要是守好下沉市场,把童装和青少年市场牢牢拿下,巩固“小镇孩子王”的江湖地位,中产们未必hold得住。但看行业变化,风浪不断,这场三四线逆袭大戏,才刚刚开场。至于将来谁是“王者荣耀”,还真说不准!
那么,看到这儿,你觉得361°下沉市场的路,能走多远?未来还有没有机会逆转抱回中产的芳心?评论区敞开聊聊——你的看法,可能就是下一个行业趋势的预言石!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