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百年首次!特朗普闯入联储,逼走黑人理事,降息风暴或将到来

这周特朗普又把火气撑到美联储,非得在下周的利率投票之前,把理事丽莎·库克赶下台。美联储自1913年成立到现在,整整111年,都没谁敢轻易动理事的事!

现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美国央行独立之死”,也有人说特朗普就是想逼美联储降息,借此给自己争取选票。

那么,这场闹得满城风雨的“罢免风波”到底是个啥回事?美联储的利率投票跟咱们又搭不上边儿?

特朗普为何非要赶走这个黑人女理事?

先跟大家说说主角之一:丽莎·库克。她是1964年出生的经济学博士,曾在哈佛任教,后成为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到了2022年,她成为了美联储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女性理事。

特朗普指控库克涉嫌“房贷欺诈”,说她把两套房产都申报成“主要居所”,伪装成优惠。听起来挺严重吧?可法院压根不认可!

华盛顿特区地方法院的法官直接判定:“特朗普没能证明库克在工作中有不当行为”,所以暂时阻止了罢免的动作。甚至密歇根州安娜堡的评估师也出来说了,库克的房产登记完全符合规矩,所谓的欺诈根本就是空穴来风。

其实就是说,这事儿根本不是房贷啥的,而是直接冲着下周的利率投票去的!库克在美联储里算比较稳重的“鹰派”,以前还批评过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带来通胀上升,主张保持利率不变。

其实嘛,特朗普最近天天叫嚣着要“狠狠降息”,还说现任的鲍威尔“能力不行”。而美联储的12个投票委员里,鸽派和鹰派的力量差不多,库克这票就变得特别重要啦!

这套路是不是挺熟悉的?当年尼克松为了争取连任,不也是逼着美联储搞宽松政策嘛,结果就直接引发70年代的大通胀,物价飙升得大家都难以忍受。

现如今,特朗普再度用老招,手法更犀利了点,直接出手换人!按照美国规矩,美联储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不受政治干预,保持独立性。

可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今年已经多次放话要搞掉鲍威尔,这次更是对库克直接下“免职令”,简直创了百年来的记录。

最搞笑的是特朗普推荐的候选人,都是纯粹的“降息派”,像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根本没有什么货币政策背景,却还整天宣称“关税不会带来通胀”。

要是真的让这些人上台,美联储可能就变成“白宫的附属机构”啦,而所谓的“央行独立性”也就变成笑话了。

降息到底对谁有利?

有人可能会说了,不就是降个利息嘛,特朗普咋这么关心呢?

简单来说,降息就是让借钱变得更实惠,企业愿意多投点,老百姓也愿意多消费,短时间内经济看起来挺热闹。但是,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没有后遗症,可能会带来通胀升高,美元可能会贬值,手里的钱就不那么值钱了。

现在市场普遍觉得,美联储下周可能会把利率降低25个基点,降到4.00%-4.25%的区间。不过,特朗普觉得这个幅度不够,他心里设想的目标利率是3%,比现在的水平低大概125到150个基点。

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明年正好是美国大选年,特朗普想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帮自己争取选票。但美联储的职责可是要稳定物价和确保充分就业,并不专门为总统选举打掩护。

得跟大家普及一下美联储的决策流程,这里头决定利率的,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这个委员会由12个人组成:7个美联储理事、纽约联储的主席,然后加上四个地区联储的主席。

这12个人的票,在决策中都一样重要,谁也没办法单独做主。特朗普之所以急着想把库克赶走,是因为她是个坚决的“抗通胀派”,不支持大幅度降息。

要点在于,库克一走,特朗普就可以提拔自己的人来顶替。现如今,他的经济顾问米兰已经经过参议院投票,成为了美联储理事,鸽派阵营的力量也随之增强了。

要是再把库克给换掉的话,七位美联储理事当中,特朗普提名的那几位可能就占大多数了。到那个时候,别提降息啦,就算他想推行更激进的政策,阻力也会少不少。

这事儿对市场的影响可真是不小啊!东吴证券的专家就说了,如果美联储真变成了白宫的“打手”,那么美元的信誉可能会受到打击,投资者可能就不太愿意持有美元资产了。

最近黄金价格悄悄上涨了不少,主要是有人开始出于避险的考虑在买。而美股呢,也跟着起伏不定,一会儿涨,一会儿跌,完全看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变化咋样。

有人可能觉得美联储不会轻易让步,毕竟有着一百多年的独立传统,但实际上,特朗普的干预已经起了明显的作用。

从7月的会议纪要来看,支持降息的委员们已经占了大多数,之前投反对票的沃勒还直言不讳地说“利率应该降到3%”。这背后,这种变化怎么说也难免让人觉得藏着一些政治上的推手。

中国百姓隔岸观火?这些影响不得不防!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降息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这话也就说对了一半,是不是?

现在整个世界经济就像一盘棋,美联储这个“全球央行”的动作就像扔石头入水,波纹会慢慢扩散到每个角落,咱老百姓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波及。

最明显的反应就是汇率情况,要是美联储大幅度降息,美元可能会走软,人民币相对就会升值。这对打算出国旅游或者海淘的朋友们来说,算是个好消息,购物的钱能省一大截。

对出口企业来说,这就不是啥好事儿了。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贵,可能会拉低销量。至于央行,最近一直强调“我为主”,不会跟着美联储随意调整汇率。

关于大宗商品价格,美元一贬值,像石油、铁矿石这些用美元报价的商品价格一般会走高。中国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得掏更多银子,这也可能间接带动国内物价往上走。

不过今年咱们的CPI一直挺平稳,虽然有点影响,升幅应该也不会太大。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定要提防那些“跨境理财陷阱”。有些机构会吹嘘“美国降息,美元理财收益更高”之类的幌子,千万别轻易相信。

美元利率一掉头,相关的理财产品收益很可能就会缩水,还得提防汇率起伏带来的风险。把钱放在咱们国内可靠的银行理财或者国债上,安全性反倒更有保障。

央行独立性之争,美国民主的遮羞布掉了?

这次特朗普想罢免美联储理事的事闹得挺热闹,最让人担心的其实不是降息这事,而是美联储的独立性会受到影响。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央行的独立性可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根基之一。

就像家里的恒温器一样,得根据室温自己调整,要是有人总爱随心所欲地摆弄,屋里非变成蒸笼不行。

美联储之所以能在全球金融危机、疫情冲击这些大事上稳住市场,关键在于它的决策不受政治左右,能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

1935年最高法院已经明确说过,独立机构的官员只能因为“正当理由”才可以被罢免,不能随便搞掉。可是特朗普这一回竟然硬要往前倒退,用没有根据的罪名把理事赶走,这不是摆明了在破坏规矩嘛?

让人唏嘘的是,美国常挂在嘴边说自己是“民主楷模”,可如今连自家央行的独立性都捉不住了。库克作为首位黑人女性理事,本像是美国社会前进的标志,可没想到反倒变成了政治角力的牺牲品。

特朗普团队指控她“房贷欺诈”,但调查走了个过场,根本没找到任何靠谱的证据,最终法院都没采信。这种为了搞政治目的随意给人扣帽子的行为,哪还能看出点民主国家的模样呢?

说实话,美联储内部也并非啥都一致,理事沃勒又明确强调:“不管遇到啥事,美联储都要保持独立,这点对我们搞的所有工作都非常关键。”

不少经济学家和前官员都纷纷出来批评特朗普的做法。美国媒体普遍指出,这种干预会对脆弱的美国经济留下埋藏隐患的长远风险。

说到底,经济政策可不是玩儿的,不能拿来当政治操控的工具。降息就像给经济打止痛剂,偶尔用一下能缓缓痛,但天天吃呢,不光会上瘾,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如果美联储真的成了总统的“听话娃”,短时间内或许能帮经济打个强心针,但时间一长,失去信任的央行就难以稳定市场的预期,最终倒霉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其实,除了关心美国的热闹之外,更应该好好珍惜咱们自己制度的优势。美联储百年的独立性,说白了,还是因为资本和政治的关系太复杂,难以真正划清界限。

中国一直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和稳定,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去牺牲长远的经济发展,这样做才是真正对咱们老百姓最负责。

特朗普和美联储之间的这场闹剧还没有结束,下周的利率投票肯定会引发更多的热议。咱们就当个淡定的旁观者,专注于把日子过得安稳点。

外头再怎么乱,也别忘了把自己的钱袋子看紧点。大家觉得特朗普会顺利搞定降息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