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刘邦拜韩信为将的真相:不是慧眼识珠,而是被逼的?

刘邦拜韩信为将的真相:不是慧眼识珠,而是被逼的?

要说汉高祖刘邦这个人,那可真是一本翻不烂的奇书。他自个儿没读过几天书,论单打独斗,估计连个小兵都干不过,可偏偏就是他,把当时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给摁在地上摩擦,最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其中的道道儿,说白了,就俩字儿——“用人”。刘邦自己也门儿清,他后来跟群臣喝酒吹牛的时候,坦诚自己哪哪儿都不如张良、萧何、韩信,但他最牛的地方,就是能把这帮牛人拢在自己身边,让他们死心塌地地干活。

这故事,还得从韩信说起。没这哥们儿,刘邦想从汉中那山沟沟里杀出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韩信刚来投奔的时候,那叫一个惨。他之前在项羽手底下混,项羽那主儿,勇则勇矣,可惜脑子里长的全是肌肉,压根听不进半句人话。韩信提的那些金点子,在项羽看来,估计还不如他手里的霸王枪来得实在。

韩信一看,得,这儿没戏,良禽择木而栖嘛。于是,他卷起铺盖,跑到了刘邦这边。

谁能想到,换了个老板,境遇也没好到哪儿去。刚进汉营,韩信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犯了法,跟十几个倒霉蛋一起被绑起来,准备挨刀。

眼瞅着前面的人头一个个落地,轮到韩信了,他脖子一梗,冲着监斩官夏侯婴就吼了一嗓子:“汉王难道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壮士!”

这一嗓子,把夏侯婴给吼愣了。他打量了一下韩信,觉得这小子虽然是个死囚,但眼神里有股不一样的光。聊了几句,夏-侯婴心里咯噔一下,乖乖,这是个人才啊!

夏侯婴屁颠屁颠地跑去跟刘邦推荐,可刘邦压根没当回事。在他眼里,夏侯婴就是个老好人,看谁都像个人才。大手一挥,给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的官。

这个“治粟都尉”,说白了就是管后勤粮草的。这职位倒也不算太低,起码是个官儿,能让韩信对汉军的家底有个全面的了解。可对于一个怀揣着“将兵多多益善”梦想的军事天才来说,这跟仓库管理员有啥区别?

夏侯婴一看刘邦这态度,知道自己面子不够大,干脆把这块宝推给了萧何。

萧何是谁?那是刘邦的大管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人没见过?可他跟韩信聊了几次天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自己的天灵盖都被掀开了。他发现,这小子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对兵法的理解,简直深不可测。

萧何心里有了数,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郑重地把韩信推给刘邦。

可韩信等不及了。眼瞅着刘邦的大军被困在南郑,前途渺茫,不少将领都开了小差,人心惶惶。他觉得萧何虽然赏识自己,可刘邦那边迟迟没动静,再待下去也是浪费生命。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韩信也跑了。

韩信前脚刚走,萧何后脚就来找他聊天,结果扑了个空。萧何一听韩信跑了,急得连官帽都来不及扶正,也顾不上跟刘邦打报告,直接牵了匹马就追了出去。

这一下,汉营里可就炸了锅了。丞相都跑了,这队伍还怎么带?消息传到刘邦耳朵里,刘邦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感觉就像自己的左膀右臂被人硬生生砍掉了一样。

第二天,萧何顶着两个黑眼圈,领着一脸不情愿的韩信回来了。刘邦是又惊又喜又怒,劈头盖脸就问:“你跑什么!”

萧何抹了把脸,说:“我没跑,我追人去了。”

刘邦更火了:“跑了的将军十几个,你不追,偏偏去追一个管仓库的韩信,你拿我当三岁小孩耍?”

萧何叹了口气,说出那句流传千古的话:“那些跑掉的将军,满大街都是,随时能找回来。可韩信,那是‘国士无双’!整个天下,就这么一个!”

“国士”这个词,在当时分量极重,指的是能代表一个国家最高才能的人。说韩信是“国士无双”,等于告诉刘邦,这一个人的价值,比你所有军队加起来都大。

萧何接着给刘邦画大饼:“大王要是只想在汉中当个山大王,那韩信确实没用。可要是您还想着东出争天下,没他,不行!”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邦还能说啥?他信的不是韩信,他信的是跟了自己半辈子的萧何。他咬咬牙,说:“行,看你老萧的面子,我让他当个将军!”

萧何摇了摇头:“不够,当将军,他还是会跑。”

刘邦一愣:“那要怎样?”

“拜为大将!”萧何斩钉截铁。

刘邦一拍大腿,豁出去了:“好!就封他做大将军!”

可萧何还是不满意,他觉得刘邦平时吊儿郎当惯了,封个官跟闹着玩似的,这么大的事,必须得有仪式感。他要求刘邦斋戒沐浴,筑起高台,举行一场极其隆重的拜将仪式。

这其实是萧何在给刘邦上课。这场仪式,不光是给韩信面子,更是做给全军将士看的,是向天下宣告:我刘邦求贤若渴,只要你有本事,在我这里就能得到最高规格的尊重。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韩信登台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此拉开了楚汉争霸大反攻的序幕。

说到底,刘邦拜韩信,与其说是他慧眼识珠,不如说是一场豪赌。他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萧何的判断上。他最厉害的地方,不是能一眼看出谁是人才,而是他懂得谁的判断值得他用整个天下来下注。他用人不疑,一旦决定信任,就给足了权限和尊重,这才有了后来“汉初三杰”的传奇。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