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向北约秘书长吕特抛出“50天最后通牒”:若俄罗斯9月2日前未与乌克兰停火,美国将对俄所有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如中印)征收次级关税!军援乌克兰的账单全由北约盟友分摊。 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当场回怼:“非常奇怪,西方从未推动和谈! ”
特朗普的制裁组合拳直指俄罗斯经济命脉。 100%关税覆盖俄所有输美商品,次级关税则针对继续购买俄石油的第三方国家。 白宫官员证实,若9月2日前未达成停火,印度、土耳其等俄油大买家进口成本将翻倍。
军援方面,美国要求北约全额支付对乌武器输送费用,德国等7国已签署“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首批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将在“数日内”运抵前线。
副外长格鲁什科斥责特朗普“从未真正推动乌克兰谈判”,并揭露西方持续拱火证据:美国刚批准向乌提供射程800公里的AGM-158巡航导弹,乌军F-16战机可借此打击莫斯科。 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更放话:“再多武器也改变不了战场走势! ”
俄国防部7月14日通报:7月5日至11日,俄军发动6波集群打击,包括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精确摧毁乌军工企业、军用机场及10处征兵中心,造成乌军8860人死亡。 同期,乌军爆发大规模逃亡潮——仅上半年登记逃兵案件达107672起,前线兵源几近枯竭。
美国的制裁被指“雷声大雨点小”。 2024年美俄贸易额仅30亿美元,100%关税对俄影响有限。 欧盟内部也分裂加剧——法国威胁对720亿美国商品加征报复关税,德国担忧俄天然气断供冲击工业。
北约秘书长吕特协调多国向乌输送武器,但五角大楼鹰派公开唱反调:副防长科尔比警告“中国才是头号威胁”,美军弹药库存已告急,155毫米炮弹缺口达60%,若三线作战将崩溃。 美军工产能同样捉襟见肘:雷神公司年产300枚“爱国者”导弹,180枚早被日韩预订。
俄乌战场正滑向“机器战争”时代。 7月9日,乌军第3突击旅在哈尔科夫用纯无人机编队逼降俄士兵,创下人类首次机器人部队俘虏战俘纪录。 但《日内瓦公约》对此存在法律真空——机器无权审判战俘。 泽连斯基趁机宣布扩大对俄本土无人机袭击,俄军则以电子战系统“Palantin”反制,单日击落120架乌无人机。
11万兵力集结顿巴斯,朝鲜援助的1250万吨弹药到位,目标夺取乌东四州控制权。 德媒披露,普京批准了“总攻计划”,乌防线正以每日200-300米速度溃缩。 乌军死守红利曼方向,单日击退俄军79次冲锋,但兵员短缺迫使女兵比例飙升至32%。
德国总理默茨支持军援乌克兰,却拒绝对次级制裁表态;欧盟外长卡拉斯更批评特朗普“50天停火期过长”,暴露西方内部分歧。 乌克兰经济已濒临崩溃——外储仅够支撑3个月进口,被迫将50%矿产开采权抵押给美国换取军援。
国际调停举步维艰。 俄外交部证实第三轮和谈暂无时间表,乌方坚持“先完成战俘交换”,同时威胁扩大对俄空袭。 美国务卿鲁比奥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吉隆坡密谈未果,美方一边谈和平,一边加码运送导弹。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