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北京有多少养老院?北京养老院最新名单及价格一览(2025年)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已达5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5%,首次突破500万大关。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北京市已建成608家备案养老机构,提供10.9万张床位。除了专业养老机构外,北京还在2024年建设完成了105个集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社区餐厅、集中照护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一、北京养老机构总体概况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备案养老机构608家,床位10.9万张,系统布局10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00多家养老照料中心和1500多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北京市养老机构入住率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优质机构一床难求,而部分机构入住率不高。全市养老机构月均收费约6611元,但不同类型机构价格差异显著,从普惠型的每月4000元左右到高端机构的每月2万元以上不等。

北京市民政局官网提供的“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地图”可以帮助市民查询所有登记在册的合法机构,包括地址和电话等基本信息,方便市民选择和比较。

二、养老机构分类及特点

北京养老机构可分为五种主要类型: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养老公寓、传统养老院、嵌入式照料中心和专业护理院。

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从美国引入的概念,意为能为老年人提供从退休到离世全方位服务的养老社区。这类机构以“泰康之家”为代表,全北京大约有几十家。

主要由保险公司出资建成,如大家、太平、中国人寿、新华人寿,也有银行系如光大集团。这类社区引入国外先进理念,在居家、医疗、照护、餐饮、娱乐方面都能提供专业服务。

养老公寓:是比CCRC社区条件略低一点的机构,室内活动空间大,房间较多,室外空间较小或无室外空间。

服务能力与CCRC不相上下,能接收从自理到卧床的全阶段老人,但更多半自理老人会选择这里。市区内的养老公寓可能比郊区的CCRC更贵,主要受地理位置影响。

传统养老院:是最传统的养老机构,居住环境主要在室内,室外空间有限。房间类型以床位为单位,少有单间,老人可能需要合住。

经营理念以照顾老年人饮食起居和医疗照护为主,对精神需求关注较少。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代表的公办机构享受政府补贴,性价比高,经常一床难求。

嵌入式照料中心:大多建在城市居民区旁边,为社区周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老人日托服务。

安定门附近的“泰康之家和平府”就是此类机构,由政府和泰康合作,为周边社区提供老年大学、社区食堂、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提供日托服务,也接收认知症老人。

专业护理院: 为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高度护理的老人提供服务,是纯粹的护理机构。它们通常规模较小,具备某种照护专长,如“康语轩”专门接收认知症老人,引入瑞典缓和照护理念。

三、北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市正在积极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清单”即根据街道辖区内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求,组织各类养老服务市场主体,设计形成一整套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清单。

“一平台”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张网”则是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整合辖区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各类专业养老服务商,构建覆盖城乡全域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共有494.8万老年人,其中入住机构养老的占比不足1%,超过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北京养老服务体系正不断完善,从高端CCRC到社区嵌入式服务,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服务网络。随着2025年再新建5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计划的推进,北京老年人将能享受更加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