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驻香港日军投降时,日军官看到我军翻译后惊呼:你不是铃木三郎吗

【前言:】

这不就是铃木三郎你吗!?

这是在1945年,当我们东江纵队在香港新界让日军投降时,那个日军军官瞅见我们的翻译陈敏学,说出了这番话。

陈敏学和“铃木三郎”之间,到底是怎么个关系呢?

【被迫委身】

1938年,日本军队为了协助前线的日军,从大亚湾上岸,占领了深圳这些地方。

他们走到哪儿就烧哪儿、抢哪儿,坏事干尽。而且,他们还像以前的关东军在东北那样,试图从思想上控制中国人,硬逼着小孩子学日语。

在这段时间里,有个12岁的小朋友叫陈敏学,他特别厉害,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日语学得非常棒了。

所以,他得到了当地日军军官的认可,并被请去做了日军的翻译。

这种把敌人当父亲的行为,当然让当地的老百姓非常气愤,都骂他,也让陈敏学得到了“小汉奸”的绰号。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陈敏学并不是真心想当汉奸,更多的是出于无奈。

陈敏学一家以前是靠经营小旅馆过日子的,虽说不是特别有钱,但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日军占领深圳以后,陈敏学家开的那个旅馆就被日军给砸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日军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弟弟、妹妹和舅舅。

所以在陈敏学心里,他和很多中国人一样,都非常痛恨那些日本侵略者。

可那时候陈敏学才十岁多一点,不管他心里多想报仇,也都没办法做到。

没办法了,陈敏学只好屈服于日军,但他心里一直记着国家的仇恨和家庭的冤屈。

过了三年,陈敏学终于等到了一个可以报仇的机会。

那时候,陈敏学给日军当了个小翻译,在当地挺有名的,只不过这名声全是骂出来的。

不过,因为他有着不一样的身份,所以当时在当地活动的我们党的游击队就注意到了他。

知道了他的背景故事后,游击队负责人觉得,陈敏学是可以拉拢过来的。

要是成功了,对游击队来说意义可大了去了。

所以,游击队就派了个人去跟陈敏学谈判,一心想要报仇的陈敏学当然就答应了。

于是,陈敏学踏上了为我党搜集情报的征程,只不过,这份工作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尽管陈敏学是给日军当翻译官的,但由于他是个中国人,日军其实并不怎么信任他。

他大部分时间都被派去处理老百姓的事情,因此刚开始时,陈敏学压根儿没机会接触到关于日军的情报。

为了让游击队早点得到帮助,陈敏学没办法,只能不停地讨好日军。

他做的事情当地的老百姓都看在心上,这样一来,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对陈敏学比之前更加怨恨了。

被人骂的陈敏学心里明白,自己责任重大,因此并不往心里去。

没过多久,他的付出就有了收获。

那时候的日本军官对陈敏学的机灵很是欣赏,看他平时的表现,觉得他是向着日军的。

于是就让陈敏学过来给自己当翻译。

陈敏学明白这机会来之不易,于是赶紧抓住,没多久就赢得了军官的信任。

就这样,陈敏学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给游击队偷取情报的机会。

之后,军官觉得陈敏学的名字念起来不顺溜,就直接给他换了个名字叫“铃木三郎”。

有了这个身份,他在之后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多方便。

在那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陈敏学都假扮成铃木三郎,不停地给游击队送消息。

那时候,日军把当地的游击队当成心头大患,因此老是派兵去围攻他们。

而陈敏学每次都能迅速地把消息传出去,使得日军始终没能消灭游击队。

这让日军栽了大跟头,陈敏学因为好几次都帮上了大忙,心里特别高兴。

可大家都没意识到,危险正悄悄逼近呢。

【陷入险境】

经过好几次围攻都没成功,而且还损失惨重,这让当地的日军有点不知所措。

军官们觉得,游击队好像总能提前知道日军的行动,因此开始怀疑司令部里可能有叛徒。

陈敏学是中国人,所以日军自然而然地就把他当作了主要的怀疑对象。

日军情报部门为了弄清楚真假,立马把陈敏学抓了起来,并且当天晚上就开始审问他。

但当13岁的陈敏学面对凶狠残暴的日军时,他一点儿也没害怕。

陈敏学坚称自己绝非内奸,可日军就是不信他,反而觉得他最有嫌疑。

日军审讯人员为了确认陈敏学是否为内奸,对他动用了严酷的刑罚。

可是日军万万没想到,年纪轻轻的陈敏学,在遭受严刑拷打时,却始终不肯招供。

就算被打得浑身是伤,陈敏学还是坚称自己绝非内鬼。

气急败坏的审讯员立刻拔出长刀,打算拿死来吓唬陈敏学。

但当刀子架在陈敏学的脖子上时,他仍旧不肯承认。

这时候,连日本的审讯官也开始嘀咕,心想也许真不是他干的。

同时,根据情报部门的调查结果,陈敏学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传递了信息,而且还有之前信任他的日军军官出来为他作证。

最后,陈敏学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被放了出来。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日军对陈敏学的猜疑彻底消失了。

当游击队了解到陈敏学的经历后,他们的领导就劝陈敏学先放下手头的事情,确保自己安全为主。

从那以后,陈敏学就悄悄地躲了起来,暂时不出声了。

那段时间,陈敏学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只是由于当时的形势,这个念头一直没能实现。

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认输投降,他那盼望已久的心愿才算达成了。

【一个心愿】

日军说他们要无条件投降后,之前跟陈敏学有联系的那支游击队就改名叫东江纵队港九大队了,他们还被派去负责接收香港新界那边日军的投降。

接了任务,沙头角中队的中队长邓华,也就是港九大队里的那位,心里还惦记着陈敏学以前干的那些好事儿。

马上就派人去联系陈敏学,想请他加入我们军队,还希望他能当翻译,一起参加这次的投降接收仪式。

陈敏学心里盼着的是,总有一天,他能大大方方地亮出自己的身份,并让老百姓都接受他。

因此,陈敏学接受了邓华的邀请。

没过多久,陈敏学就跟着沙头角中队的人一块儿去了香港的新界。

路上,好多认识陈敏学的当地人都很吃惊,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以前那个“小汉奸”现在竟然做了游击队员。

陈敏学能跟着游击队一起去参加受降仪式,这就说明他早就成为了游击队的一员。因此,老百姓们对他的态度立马变了,不再骂他,而是从心底里佩服他。

毕竟,十几岁的年纪就得承受那么多委屈和重担,这可不是谁都能轻易扛得住的。

当驻守香港新界的日本士兵瞧见陈敏学时,他们的表情变得更加丰富了。

陈敏学跟着战友一到受降的地方,就扯开嗓子用日语喊:我们是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按命令来接收你们的投降,叫你们长官出来谈判。

听完陈敏学的话,日本军官马上就把队伍集合起来,打算投降了。

可是当军官瞧见陈敏学,立马就喊道:哎,你不就是铃木三郎嘛!

日军军官感到很吃惊,但陈敏学没当回事,他只是照着朱总司令的命令一字一句地读,要求日军把武器和各种设备都交出来。

就只有日军军官一个人留在那儿,心里充满了各种感慨。

但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日军投降才短短一年,陈敏学就决定退役回到老家了。

不过,退伍后的陈敏学,经过这些年头的打磨,还是在地方上干出了不少好成绩。

【离开部队】

陈敏学回到家乡后,立马就热心投入到各类社区服务活动中,助力乡亲们尽快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

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亲身遭遇过日军当年的烧杀抢夺,因此他很想为老百姓出点力。

另外,他还连续做了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的理事,还有港九大队联谊会的理事等职务。

这也说明,他一直都没忘记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

可以说,重新站起来的陈敏学,像是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

之后,陈敏学为了把国防基础打得更牢靠,多次自愿站出来给大家做演讲。

把自己以前经历过的事儿讲给孩子们听,好让他们一直记住那段历史。

演讲时,陈敏学担心后排学生听不见,就特意大声了些,结果好多孩子受了他的鼓舞,决定投身国防建设。

于是,陈敏学在一段平静而又充实的日子里度过了时光。

可到了2008年,却碰上了一件突发的事儿。

那时候,上了年纪的陈敏学大爷突然觉得身子不对劲,去医院一查,没想到竟然是得了癌症。

这个消息让他的家人心里非常难过,不过陈敏学老人看起来倒是挺平静的。

陈敏学老人还是跟往常一样去参加演讲,就算他的孩子和朋友都让他别去了,可他总是不听劝。

每次演讲都得站上好几个钟头,对于一个八十多岁还身患癌症的人来说,身体实在是吃不消。

陈敏学老人经常会累到便血,可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这份坚持真的打动了好多人。

【结语:】

陈敏学当上了日军的翻译,实属迫不得已。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他甘愿承受世人的唾骂,最终为游击队的生存与发展出了不少力。

那时候,不光有先辈们英勇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还有像陈敏学这样潜伏在敌人内部的英雄,他们也在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战斗,而且这个战场说不定比真正的战场还要危险得多。

不过,虽然陈敏学只有十三四岁,但他还是顽强地挺了过来,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参考资料】

这位老兵13岁时就偷偷混进日军里做间谍,救了很多游击队员——文化——人民网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