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国联是什么组织?当年国联谴责日本侵略,为何还是没保住中国东北?

1920年1月10日,瑞士日内瓦的改革大厅内,41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正式诞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普遍性国际组织。

它的诞生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惨痛教训,各国希望建立一个能够通过集体安全机制防止战争再次发生的国际机构。

但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组织仅仅在26年后的1946年4月18日就宣告解散。那么,国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它为何最终走向失败?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遗产?

国联的构想源自美国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他在1918年提出的这一愿景旨在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各国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将其作为《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国联的宗旨颇为崇高: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

具体来说,它要求成员国承诺和平解决争端,放弃秘密外交,削减军备,并遵守国际法。每个国家都承诺尊重所有成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国联还负责监督委任统治制度,管理前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领土,直到这些地区能够实现自立。

国联的主要机构包括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大会由所有成员国组成,每个国家一票表决权。行政院最初由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四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后来德国和苏联也曾加入成为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数量也增加到11个。秘书处则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常设机构。

谁在国联说了算?尽管国联在形式上所有成员国平等,但实际运作中却被英法等大国操纵。行政院常任理事国拥有巨大影响力,而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需要“出席会议的会员国全体同意”才能通过。这种“普遍否决权”或“全体一致原则”严重制约了国联的效率和行动能力。

美国虽然是最早提出国联构想国家,但由于国内政治斗争,最终没有加入国联。苏联最初也被排斥在外,直到1934年才加入,但又在1939年因入侵芬兰而被开除。

这使得国联从一开始就缺乏普遍性,大国之间的博弈和自身利益优先的原则让国联的集体安全机制难以有效运作。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了“诉诸国联”的外交策略,希望借助国际力量制约日本侵略。为什么国民政府会对国联抱有如此大的期望?

这背后是弱国外交的无奈选择。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军事实力远不如日本,单独对抗日本侵略困难重重。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日本的行为明显违反了国联盟约和国际法,国民政府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获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国联确实派出了调查团(李顿调查团)前往中国东北。1932年,调查团完成报告,虽然报告在评断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一事时并非完全持公正的立场,但仍触怒了日本方面。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以42比1的投票结果(只有日本反对)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申明对伪“满洲国”不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

但这一纸决议并没有能够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日本代表在投票后当场退出会议,并于1933年3月27日正式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国联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来强制执行这一决议,日本则继续扩大其在中国的侵略行动。

为什么国联难以发挥作用?国联在1930年代多次表现出无力阻止侵略行为。除了在中国东北问题上的失败外,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再次暴露了国联的软弱。虽然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实施制裁,但这些制裁既不彻底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例如,英法没有将石油、铜、锌、煤等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仍然对意大利船只开放。而意大利可以从非国联成员如德国、日本和美国获取物资。

国联难以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缺乏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国联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依赖成员国执行决议,而各大国往往不愿为自己的利益以外的原因动用武力。

二是决策机制存在致命缺陷。“全体一致”原则意味着任何成员国都可以否决决议,这使得国联难以采取果断行动。

三是主要大国缺席或退出。美国始终没有加入国联;德国于1933年退出;日本于1933年退出;意大利于1937年退出;苏联于1939年被开除。到二战爆发前,国联几乎成为英法的“双雄会”。

四是成员国尤其是大国,往往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安全之上。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进一步削弱了国联的权威和效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宣告了国联集体安全机制的彻底失败。1939年9月二战爆发后,国联最后一次全体大会于同年12月召开,但由于成员国深陷战争,无法达成有效决议。

1940年4月,国联秘书处从日内瓦迁至瑞士小镇沃韦,仅保留象征性存在,日常工作基本停止。随着战争升级,国联的功能完全被战时同盟协调机制所取代。

1945年,联合国成立。1946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解散,其资产与部分职能移交给了联合国。

尽管国联最终失败了,但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普遍国际组织,其尝试和实践为后来的联合国奠定了基础。国联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健康、毒品贩运、过境、通信自由和人口贩运等领域。这些努力在某些方面为创建联合国专门机构铺平了道路。

国联的失败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国际组织在缺乏大国共识与强制力时的脆弱性。这一教训直接影响了联合国的设计——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机制,试图平衡大国利益与多边行动效率。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