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贵阳14至35岁青年人口达239.55万,占比37.49%,较2021年新增10.57万人。年轻的身影奔忙穿梭于街巷,他们的步履,正是城市最蓬勃的心跳。今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系列报道,将镜头与笔触对准这群城市里的奔涌后浪,描摹时代浪潮下年轻一代的奋斗图景。本期关注脱口秀演员。
[工作节奏]工作日民宿销售,周末脱口秀演员
[主打技能]让观众迅速沉浸幽默世界里
[城市贡献]累计演出脱口秀200余场
陈独活在方蕉ComedyBar演出
“掌声与冷场都是表达者的宿命,不是所有观点都能被观众get(领会),但你必须坚持表达让更多人在轻松的氛围里接受你的表演。”24岁的贵阳脱口秀演员陈独活这样诠释他的舞台哲学。
这位来自铜仁,毕业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的年轻人,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医学生到脱口秀演员的蜕变,累计演出200余场,在笑声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身材高大、喜爱表演的陈独活从小就有个“演员梦”,大学时的各类庆典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大三那年,一次偶然的脱口秀体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场演出让我觉得,他们也没那么好笑嘛,不如自己试试。”就这样,他走进了距离学校仅500米的脱口秀剧场,从观众席迈向了舞台。
陈独活认为,脱口秀的主要形式之一单口喜剧,其魅力在于让观众在欢笑中接受你的风格、话语、思想等。得益于学生时代辩论赛、小品表演的历练,他的首秀就收获了超出预期的反响。
“站在聚光灯下,我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与观众进行一场真诚的对话。”他擅长用的肢体语言营造喜剧效果,让观众迅速沉浸在他构建的幽默世界里。
陈独活在方蕉ComedyBar演出
毕业那年,陈独活已从一名新人蜕变为表演经验丰富的脱口秀演员,彼时稚嫩的陈独活对于未来规划简单而明确:一是留在贵阳发展;二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兴趣走下去。
如今,“弃医从文”的陈独活已是贵阳方蕉文化的签约演员,每周保持2~3场的演出频率。这家本土喜剧厂牌以内容见长,通过“开放麦”为新人提供舞台,也邀请二维马等知名演员举办专场。陈独活曾担任二维马喜剧专场的暖场嘉宾,“谢幕时观众的欢呼和口哨声,那一刻的感动值得铭记一生。”
目前,陈独活并不是一名全职脱口秀演员,随着贵阳旅游业蓬勃发展,陈独活在一家民宿做销售工作,收取客人手中空闲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并放在平台上出租。
工作日,陈独活是民宿销售,穿梭在贵阳的大街小巷;周末,他化身喜剧人,在方寸舞台释放幽默能量。用他的话来说,脱口秀滋养梦想,销售养活自己,“当我不再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费,当他们知道我可以养活自己后,也就开始试着理解我的选择。”
脱口秀在贵阳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从最初受到年轻人追捧,如今逐渐形成本土特色,见证着贵州脱口秀的发展。
如今,陈独活如愿留在贵阳发展,并与自己的兴趣朝夕相处。他常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自勉,期待通过全国性比赛走向更大舞台、走出贵州,用笑声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珍情
编辑 王雨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