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8 年亏 1099 亿?卖不出车、换电赔钱、金主抛弃拦不住他的豪言?

你能想象有这样一位富豪吗?每天一觉醒来,就眼睁睁看着1700万打水漂,可他居然还敢拍着胸脯说年底要实现盈利。没错,这人就是蔚来的李斌,行事风格就是这么“生猛”。要是你想见识一下什么叫不惜血本、用钱堆砌起来的执着,那蔚来和李斌的故事,你可一定得好好了解了解。从蔚来创立至今,已经烧掉了1099亿,这哪是什么普通的创业啊,简直就是在挑战“炼狱级难度副本”。

有人把李斌比作电车界的乔布斯,对他赞誉有加;可也有人骂他是“新能源界的贾跃亭”,充满了质疑。但不管大家对他是爱是恨,不得不说,这个男人把一场科技创业,硬是搞成了如同国产大片般跌宕起伏的剧情。

换电:高端服务的光环,还是无底的烧钱黑洞?

有时候,情怀这东西,真的是代价高昂。李斌一开始主打的创新亮点就是换电。按照他的说法,开蔚来的车,换电就得像加油一样迅速便捷。于是,他大手一挥,砸钱建起了3000多个换电站。你知道建一个换电站得花多少钱吗?至少500万起步,而且每年还得花40万用于运维,这得多烧钱啊!有人问这亏不亏,李斌的回答是:“先把摊子铺开,赚钱的事以后再说。”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换电站想要实现盈亏平衡,每天至少得有60辆车来换电,可全国平均下来,每天只有48辆车光顾。这换电站的运营压力,换了谁估计都吃不消。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蔚来车主把车当成了“巨型充电宝”,居然拉到工地给电焊机供电,可劲地薅电。蔚来没办法,只能紧急发布公告禁止“外放电”,但损失已经造成了。李斌的换电模式,就好比给每一位乘客专门建一座高铁站,乘客体验确实是顶级的,可财务账本上的数据却惨不忍睹。

烧钱的可不只有换电,技术研发也是个“吞金兽”

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蔚来绝对算得上是“最费脑子也最烧钱”的典型代表。李斌深知,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迟早会被别人扼住咽喉。他这话没错,可接下来的操作,却像是在给自己“下狠手”。

这8年里,蔚来光是在研发上就砸进去600多亿。自动驾驶、车规芯片、屏幕座舱等领域,一个都不落下。就拿车规芯片项目来说,李斌说这个芯片要是做成了,每辆车能节省1万块成本。想法挺好,可现实是,芯片确实是做出来了,但距离量产还遥遥无期,成本降不下来,利润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2025年第一季度,蔚来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高达26%,在车企当中堪称“业界天花板”。咱们再来看看理想汽车,人家研发投入占比才十几个百分点,车却卖得相当火爆。看着隔壁技术不如自己,销量却远超自己,李斌估计得对着显微镜暗自神伤了。研发这事儿,讲究的是长期投入、长期受益,但要是短期内没办法实现资金回笼,那长期主义就成了慢慢放血,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可想而知。

换电站是成本黑洞,研发是现金焚烧炉,那盈利的业务呢?同样不容乐观2025年上半年,蔚来的高端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了30%。这可不是普通的下滑,简直就是断崖式下跌。更糟糕的是,为了提高销量,李斌推出了两个新品牌——乐道和萤火虫,分别对标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海鸥。结果呢,乐道上市三个月才卖出1万多辆,可原本计划的是月销2万;萤火虫刚上市,就被比亚迪“海鸥”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个月才卖3000多台。一边是中高端市场守不住,一边是低价市场又卷不过,蔚来就像被卡在了中间,成了新能源车界的“夹心饼干”,处境十分尴尬。

最让人头疼的,金主纷纷撤资

曾经三次豪掷百亿支持蔚来的合肥政府,如今对蔚来的态度变得十分冷淡;高瓴资本早就把蔚来的股票清仓了;腾讯也没了踪影;阿布扎比看着蔚来股价一路跳水,也默不作声,没有出手相助的意思。

这场景就好比一个创业者在台上激情澎湃地展示PPT,台下的投资人却一个个拎着包转身离开。在资本的世界里,可没有“为梦想窒息”这一套,他们只关心能不能赚钱。面对公司连续不断地失血,李斌没有被打倒,他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止血”。蔚来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将近一半的岗位被优化;同时推出“内部核算机制”,要是哪个项目不赚钱,直接砍掉。简单来说就是:“兄弟,想留在公司,先证明你能给公司创造价值。”此外,蔚来还试图开放换电站系统,想拉上宁德时代、长安等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分担成本,建立行业标准。想法听起来确实不错,可问题是,人家这些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充电联盟,凭什么要加入你蔚来的阵营呢?想要统一标准实现共赢,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实力,不至于被大家联手排挤。

最让人捏把汗的,是李斌放出的豪言: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要实现这个目标,得满足好几个苛刻的条件:毛利率得提升到17%,月销量要达到5万辆以上,还得严格控制成本、优化运营,同时吸引新的投资……说实话,这目标听起来挺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很难想象,一个每分钟就要烧掉12万,现金流紧张得捉襟见肘的公司,怎么可能在短短半年内实现财务状况的惊天逆转,变身“财务奇迹”呢?这哪是简单的“扭亏为盈”啊,简直就像是要“弃暗投明”,可关键是,那光明到底在哪儿呢?李斌可不是个糊涂人,相反,他太清醒了。

他心里明白,如果不能实现量产,让蔚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那蔚来最终只能成为历史。所以,他把宝押在技术、用户体验、品牌建设上,甚至还押上了时间。他用这种看似昂贵的方式,去追寻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答案。在新能源汽车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光有情怀可加不了分,一味烧钱也不一定能换来生机。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既能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又能在性价比上占据优势,还能形成规模效应的企业。这,就是李斌面临的最大赌局。蔚来烧掉的1099亿,不仅仅是沉没成本,它或许是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从依赖资本的“富二代创新”走向靠自身实力崛起的“草根逆袭”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时间正以每分钟12万元的速度流逝,逼迫着所有人做出选择:是成为行业里创造奇迹的佼佼者,还是像乐视、贾跃亭以及那些曾经赢得过掌声,最后却输光本金的创业者一样,只能躺在历史的角落里,被后人当作反面教材。这场豪赌还在继续,而赌桌前的人却越来越多。李斌,是坚持到最后的玩家之一,他的命运,以及蔚来的未来,都还充满了未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