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经过了一番犹豫挣扎之后
墨西哥还是对中国出手了
据彭博社报道,10月29日
墨参议院正式通过包含对华临时关税措施的
2026年预算收入法案
图源:彭博社
一、墨西哥正式对1371种产品加征关税,税率最高50%
据彭博社报道,2025年10月29日,墨西哥执政党在参议院顺利通过了总统克劳迪娅·谢因鲍姆提出的2026年预算收入提案,其中包含一系列增税措施,旨在扩大财政收入、缩小明年的财政赤字。该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1371种进口商品加征临时关税,税率最高可达50%。
这些商品主要来自未与墨西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而中国作为最大来源国,将成为该政策的主要影响对象。
此次加征关税覆盖范围广泛,涉及汽车、纺织品、塑料制品、钢铁、服装、玩具、鞋类、家具、纸张及玻璃等十大类商品,共计1371种产品。临时关税措施自实施起生效,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并可根据需要予以延长。
数据来源:贸易夜航 / 制图:腾道
二、讨好美国,伤及自身,墨西哥加税背后的危险赌局
墨西哥是一个人口超过一亿、国土面积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然而,在一番犹豫之后,它最终还是选择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步入了美国设下的战略陷阱。
这一举措不仅将直接影响中墨双边贸易,还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连锁反应。近年来,中国对墨西哥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对墨西哥贸易顺差突破710.67亿美元,2025年1-9月,中国对墨西哥贸易顺差达510.88亿美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 制图:腾道
如果中国不采取有力反制,其他国家可能效仿墨西哥的做法,纷纷对中国施加贸易限制,而这正是美国所期望的局面。
此前,美国已多次鼓动欧盟、印度等对中国产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表示自己也将跟进。对此,中方早已明确表态: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所谓“关税豁免”或政治让步,一旦出现此类行为,中国必将坚决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图源:中国基金报(侵删)
从墨西哥自身角度看,这一决策值得深刻反思。历史上,墨西哥曾因战败被迫割让近三分之二的领土给美国,时至今日,美国仍频繁对墨施压,甚至单方面撕毁双方协议。在此背景下,墨西哥为缓和与美国的关系而对中国加税,看似能换取短期利益,实则忽视了霸权主义的本质,妥协往往只会招致更多索取。
中国古语有言:“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而墨西哥民间流传的那句“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此刻更显其地缘处境的无奈与被动。
更值得警惕的是,加税政策将损害墨西哥自身的营商环境,削弱中国企业对墨投资意愿,还可能影响其获取关键商品和技术的渠道。这不仅会破坏中墨经贸合作的良好局面,最终也将对墨西哥自身的经济发展造成实质性伤害。
三、出口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必须两条腿走路
01 成本评估:灵活调整定价策略
对出口企业来说,面对美国施压下墨西哥打算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情况,首先要做好成本和定价的调整。
需要全面估算关税政策实施后产品成本的具体变化,比如原材料、生产、运输等各环节成本的变化,再根据这些变化针对性优化定价方案,既要保证自己有合理的利润,也要让产品在墨西哥市场仍有竞争力,避免因为成本涨了而丢了市场份额。
02 市场拓展: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
在调整好成本和定价后,出口企业还得通过开拓更多市场、调整供应链来降低风险。
一方面,可以主动去开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市场,不要只依赖单一市场,通过调整市场布局,减少关税政策对整体业务的影响。今年1-9月,中国对东盟出口4875.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中国对欧盟出口4170.44亿美元,同比增长8.2%;对非洲出口16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8.3%。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 制图:腾道
小腾有话说:
腾道拥有228国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包括 独家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拉丁美洲、巴西、非洲 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助您更好的洞察新兴市场,充分挖掘其市场需求和增长点。
图源:腾道外贸通V5.0
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把部分供应链搬到墨西哥本地,或者越南等其他国家,利用这些地方的原产地规则,从源头降低关税成本,让产品在墨西哥及相关市场更有竞争优势。
03 供应链升级:海外仓与政策跟踪协同
除此之外,出口企业还要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密切留意政策的变化。
可以和专业的物流商加深合作,根据业务需求规划海外仓的布局,通过把货物提前放在海外仓、优化物流路线等方式,提高货物运输和周转的效率,减少供应链中断的可能;另外,要建立固定的政策跟踪方式,随时关注墨西哥关税政策和美国相关施压措施的变化,方便及时调整应对办法,保证业务能灵活、稳定地开展。
归根结底
以牺牲长远合作关系换取短期政治安抚
并非明智之举
墨西哥需要清醒认识到
真正的国家利益,不在于迎合强权
而在于维护独立、稳定与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