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军事大戏“肩并肩”在菲律宾海岸线拉开帷幕,超过一万八千名军人、二十多个国家的观察员汇聚一堂,场面空前。官方口号是“保卫菲律宾”,听起来充满道义,可这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演习,背后的盘算远比保卫二字复杂得多。
演习号称是对美菲联军联合作战的“全面测试”,从后勤、指挥到多国协同,无一不包。科目设计极为精细,融合了模拟与实兵,覆盖陆、海、空、天、网全维度,旨在检验联盟在复杂环境下的整体效率。美国这次确实下了血本,战机、军舰、各种高端武器倾巢而出,不少尖端装备更是首次亮相这个地区。
然而,这场大戏的核心舞台,选择得颇令人玩味。演习的主要阵地并非设在中菲争议最激烈的南沙海域,反而挪到了菲律宾北部的巴丹群岛及吕宋岛一带。巴丹群岛,这个距中国台湾仅150公里的地方,恰是扼守巴士海峡的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军海军进出西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在此演兵,其威慑力不仅辐射南海,更直指台海,战略指向性已是呼之欲出。
这就让人不禁发问:如果演习的首要目标真是“守卫菲律宾”,为何要选择一个远离其核心利益关切区的地理位置?菲律宾最看重的南海岛礁争议在南边,美国却把火力展示台搭在了对自身全球战略而言更具价值的位置。这种地理上的错位,让“守卫”的承诺听起来多少有些变味,更像是一次借着“守卫”的名头,行前沿部署之实。
不光是演习地点,美军在吕宋岛的武器部署更让人浮想联翩。早在今年三月,射程足以覆盖中国部分本土区域的“提丰”中程导弹系统便已在此悄然落户。此次演习期间,美军又秘密运来了“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这是一种射程近200公里的机动反舰导弹。
这些武器系统,其射程能够威胁到区域内的重要目标。特别是这种“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由于其机动灵活的特性,能够迅速在海岸线构筑移动火力点,快速形成反舰火力,对区域目标构成威胁。
以菲律宾的军事实力和它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很难想象马尼拉会主动要求自家门口摆上这些极具进攻色彩的大家伙,甘愿把自己变成潜在的打击目标。这些与其说是菲律宾自主的选择,不如说是美国将其强行拉入其印太火力网络的铁证。菲律宾似乎正在从“盟友”变成美国地缘博弈的前沿棋盘,风险陡增。
名义上是美菲联合,但澳大利亚、日本的直接参与,加上十几个国家的围观团,早就把这演习的底色揭穿了。这根本不是单纯的双边防御,而是一场美国精心策划的多边政治及军事展示,目的就是要秀肌肉、拉山头,公开对抗中国的姿态几乎没有遮掩。
在这场热闹的戏码背后,各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对美国来说,菲律宾位置绝佳、政治上相对好打交道,而且“使用费”低廉,是个顺手的工具。通过演习和布武,美国既能验证自己的新战法,又能把对抗前沿推到第一岛链,最大化对中国的战略压力。
马尼拉当局呢,多半是想通过配合美国,换取一张华盛顿的安全保证书,好在南海跟中国掰腕子时多点底气。可这种“傍大款”的策略风险巨大。NMESIS和“提丰”的部署,等于直接把菲律宾推到了潜在冲突的最前沿。整个国家面临沦为大国博弈炮灰的风险。这不是和平的保障,而是把国家命运押宝在外部势力身上,步步走向危险的边缘。
演习前,菲律宾军舰还跑去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晃悠,解放军南部战区照例依法依规处理并警告。这些动作,与其说是展示决心,不如说是把自己往火山口上引。
面对家门口这场喧嚣的军演,中国的反应显得有条不紊,既有原则又不失策略。外交部发言人早就撂下话,警告有关方面别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玩火者必自焚”。这不光是对美菲喊话,也是给国际社会划清底线:核心利益,一步不让。
军事上,解放军东部战区紧盯穿越台湾海峡的美国军舰,全程跟监。南部战区呢,定期在黄岩岛等争议岛礁巡航,维护主权。同时,也在巴士海峡等关键水道搞演训,亮明肌肉,让菲律宾掂量挑衅的后果。
别忘了,中国手里还有经济这张牌。菲律宾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市场。这种相互依存,是中国能用来施加影响、促使马尼拉冷静下来的重要筹码。通过外交上的反复提醒、经济上的潜在压力,加上军事上的持续威慑,中国正在构建一个立体的应对体系。就是要让菲律宾明白,给别人当枪使,替别人火中取栗,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肩并肩”演习,与其说是联盟力量的大秀,不如说是这个地区安全裂痕和动荡的清晰写照。当军事同盟越捆越紧,当进攻性武器摆上敏感地带,东南亚的和平红线正被不断触碰,台海这根紧绷的弦也被一次次拨弄。
在这全球格局动荡的时代大背景下,想在火药桶边上从容玩火,不被引燃,恐怕是自欺欺人。演习的硝烟终会散去,但它留下的涟漪和隐患,或许才刚刚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