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 就在A股散户还在纠结“要不要追AI芯片”时,香港一只券商股——国泰君安国际,短短4个月暴涨627%! 而同一时期,A股券商板块平均涨幅只有22%。 这个巨大落差背后,竟藏着一场即将引爆A股券商板块的“填坑风暴”:一边是香港虚拟资产牌照催化的疯狂溢价,另一边是A股券商手握政策红利却估值倒挂。 当央行突然宣布8月25日投放6000亿MLF,证监会同步释放300亿券商资本金,这场迟到已久的爆发,已经摁下倒计时开关。
政策“核弹”密集引爆,券商躺赚时代来了?
8月24日,A股站上3800点十年新高,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政策层正在给券商“偷偷塞钱”。 先是证监会优化风控指标,直接让券商少押300亿资本金,相当于白送弹药! 这些钱能立刻投入自营、做市等赚钱业务,头部券商一年至少多赚15亿。
紧接着央行宣布25日投放6000亿MLF,金融板块成了最大接水盆。 政策双响炮下,券商成了唯一同时吃到“制度红利+流动性溢价”的行业。
资金暗战:散户追涨杀跌,机构已狂扫30亿筹码
当普通投资者还在科技股里搏杀,机构早已对券商板块“明牌抢筹”。 证券ETF(512880)连续4天资金净流入超30亿,总规模冲到400亿关口。
更隐秘的动作在主力战场:8月22日单日,券商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3.05亿,大单中单同步进场。 这种抢筹节奏,和2024年11月港股券商启动前夜如出一辙,当时国泰君安国际在3个月内从2港元飙到15港元。
牛市发动机,这次真启动了?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当前两融余额站上2.15万亿十年高位,日均成交额连续8天突破2万亿,券商的“印钞机”正在全速运转。
经纪业务收入同比激增43%,自营投资收益因股市上涨水涨船高。 头部券商的自营规模普遍超4000亿,股市每涨1%,就能多赚40亿! 而当下上证指数从低点已反弹超20%,券商业绩却只反映了冰山一角。
分化暗流:谁在裸泳,谁穿救生衣?
板块狂欢中,一场残酷淘汰赛正在上演。 一边是东方财富这类互联网券商,凭1200万日活用户和5754亿基金保有量吃尽财富管理红利;另一边是区域券商被迫抱团求生,浙商证券吞下国都证券,国联证券整合民生证券,只为在CR10集中度65% 的战场活下去。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生效后,国泰君安国际这类拿到全牌照的券商,靠比特币交易佣金就能收割0.1%-0.2%费率,比传统经纪业务高5倍!
临界点信号:1500亿成交额是生命线
所有疯狂都需要一个验证开关。对券商板块而言,这个开关就是单日成交额1500亿。 历史数据显示,一旦突破该阈值,券商股上涨概率飙升至70% 以上。
8月22日,证券公司指数单日成交1428亿,距离引爆点只差临门一脚。 而此刻,央行6000亿流动性即将到账,两融杠杆资金仍在涌入,散户新开户数同比暴涨36.88%,这场由政策、资金、情绪三重驱动的“通杀局”,只等量能最后一声发令枪。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