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农村迎来“三资”管理新政,让集体资产真正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2025年伊始,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正迎来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一份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突破9.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1.3%。这一庞大的资产池背后,却是长期以来困扰农村发展的管理难题。针对这一情况,中央近日定调,将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展两项整治行动,聚焦集体"三资"管理,着力解决侵占集体资产、账目不清、监管失效等问题。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乡村占据了绝大部分。202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约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4%。这些村民共同拥有的集体资产,关系到每一位农民的切身利益。所谓"三资",指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资金主要包括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类存款和现金;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资源则包括土地、山林、水面等自然资源。这三类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2024年农业农村部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国74.3%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较2020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在这一背景下,集体"三资"管理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24年全国农村"三资"审计结果显示,有23.7%的村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漏洞,其中资金使用不规范、资产流失、资源闲置等问题较为突出。

第一项整治行动将聚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据农业农村部部署,此次清产核资将于2025年3月全面启动,计划用8个月时间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资产摸底工作。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仍有约15%的村未完成集体资产的全面清查,这些村庄的账目不清、家底不明问题亟需解决。2024年的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在资产清查不彻底的村庄中,平均每村存在38.5万元的"账外资产",这些资产长期游离于正常监管之外。

这项清产核资行动将采用"一村一档"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台账,实现对资产的全面掌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清产核资将首次引入区块链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据介绍,该平台将于2025年6月上线试运行,预计年底前覆盖全国85%以上的行政村。这一技术创新将有效解决传统账目管理中存在的篡改、遗失等问题,为集体资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清产核资不仅是一次摸家底的工作,更是规范管理的重要起点。2024年底农业农村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完成清产核资的村庄,其集体资产收益平均提高了17.3%,村集体收入增长了21.5%。这充分说明,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激活农村集体资产的经济潜力。

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清产核资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透明度的提升。一位参与试点的村民表示:"以前不知道村里有多少资产,现在清查后公开了,大家心里都有数了。"据统计,在完成清产核资的村庄中,村民对集体经济满意度提高了26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

第二项整治行动将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建设展开。这项行动计划于2025年5月启动,为期一年。根据中央农办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指导意见,此次整治将重点解决监督缺位、管理失范等问题,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制度。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已有67.2%的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其中仅有39.5%的监督委员会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针对这一状况,此次整治行动将推动"三项制度"在农村的全面落实: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

在民主选举方面,2025年将是村"两委"换届选举年,此次整治行动将与换届工作紧密结合,选拔德才兼备的村干部。值得关注的是,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将首次实行资格审查制度,明确规定有侵占集体资产行为的人员不得参选。这一举措将从源头上防范集体资产流失风险。

在民主决策方面,将建立"四议两公开"制度,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58.3%的村实行了这一制度,但执行质量参差不齐。此次整治将推动这一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村民对集体重大事项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民主监督方面,将推行集体资产管理"四公开"制度,即"公开资产情况、公开资产变动、公开资产收益、公开资产分配"。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实行"四公开"制度的村庄,其集体资产收益比未实行的村庄高出24.7%,这充分证明了透明管理对提高资产效益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将全面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报告制度。根据规划,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必须在每年1月底前向全体成员报告上一年度的经济收支和资产变动情况,并接受成员质询。这一制度将大大增强集体经济运行的透明度,让每一位农民都能清楚地了解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这两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对农村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角度看,规范的"三资"管理将有效盘活闲置资源,提高资产效益。农业农村部的预测数据显示,通过这两项整治行动,预计将盘活闲置集体土地约3200万亩,激活沉睡资产价值约1500亿元,为农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从治理角度看,这两项整治行动将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202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三资"管理规范的村庄,其村级事务处理效率提高了32.6%,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提高了28.9%。这说明,良好的"三资"管理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治理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治理效能。

从民生角度看,这两项整治行动将有效保障农民权益。数据显示,在"三资"管理规范的村庄,农民人均从集体经济获得的分红收入比管理不规范的村庄高出41.3%。这表明,规范的"三资"管理能够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普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看到,这两项整治行动的推进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认识问题。部分地区对"三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应付心态。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9.7%的村干部认为"三资"管理"没必要那么规范",这种思想认识上的障碍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克服。

其次是能力问题。目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具备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专业能力的人才较为缺乏。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村级会计人员中,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仅占47.3%,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再次是技术问题。尽管区块链等新技术将在"三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差距。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已达99.9%,但农村宽带普及率仅为65.7%,这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形成了制约。

面对这些挑战,各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在认识方面,将通过集中培训、案例教育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对"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025年计划培训村干部超过200万人次,确保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在能力方面,将实施"乡村会计人才培养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定向招录一批专业人才充实到村级财务岗位。据了解,2025年计划招录5万名财会专业毕业生到村任职,为"三资"管理提供人才支撑。

在技术方面,将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25年计划投入500亿元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在农村地区的顺利运行。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这两项整治行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范"三资"管理,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举措。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监督,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可以说,这两项整治行动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部署的重要抓手。

从历史视角看,这两项整治行动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延续。自2016年中央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实现了"成员明确、权能完整、运行规范、保障有力"。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96.3%的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开展"三资"整治,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

从国际比较看,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是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共同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2024年发布的《世界农村发展报告》指出,明晰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资产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具有独特优势,既保持了集体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又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增强了集体经济的活力和效率。

对于每一位农民朋友来说,这两项整治行动不是遥远的政策,而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实事。通过参与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农民能够真正当家作主,让集体资产真正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当前,全国各地已开始为这两项整治行动做准备。据了解,2025年1月至2月为准备阶段,各地将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3月至5月为全面启动阶段,两项整治行动将陆续展开;此后将进入集中攻坚阶段,重点解决突出问题;2025年底至2026年初为总结完善阶段,形成长效机制。

一场关乎亿万农民利益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伴随着这两项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中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将迈入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新时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从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再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这些变化将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徐徐展开,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你是一位农民朋友吗?你所在的村庄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如何?你对这两项整治行动有什么期待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村发展,见证乡村振兴。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