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这个名字,近几个月在科技圈简直成了“热搜词”,就像你刷视频少不了那几个热门主播一样,想逃都没处躲
说真的,谁会料到,国产GPU“四小龙”还没排好队,摩尔线程就以光速过会,向“国产GPU第一股”一路狂奔
按理说,这个速度——申报到过会一口气跑完不到三个月——那是真的“闪电侠”水平,上市委会议一敲定,咱这心里头先咯噔一下,是不是有戏了?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次摩尔线程虽然冲出了重围,成为四小龙里第一个杀进IPO终点线的选手,但二级市场的投资热情反而变得有点“反向操作”,让人大跌眼镜
联美控股之前靠着间接参股摩尔线程,一路连板四天,现在一转眼直接“俯冲跌停”,盈趣科技和和而泰两个“亲兄弟”也没能幸免,开盘不久就被按在地上一顿猛揍,一个跌了8.4%,一个跌5.37%
这就很奇怪了,IPO过会一般都是股民喊着“恭喜发财”的阶段,为啥一众概念股突然集体“哀嚎”?谁给的操作指令,是不是市场在玩什么心理战?
先来梳理一下摩尔线程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就成了舆论的“顶流”
这企业其实还真不算老,2020年才刚刚成立,跟那些还在买奶茶的00后一样年轻
创始人团队来头不小,直接打着英伟达“老员工团建”的旗号,张建中在英伟达待了14年,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这些“武林绝学”都练过一圈,另外联合创始人周苑和张钰勃也是英伟达背景,前者是搞市场生态,后者主攻GPU架构
所以啊,这种团队阵容你放在国产GPU赛道里,那基本就是“顶配学霸组”
主营业务甭管怎么吹牛,就是拿AI、图形加速和SoC这些热门词堆成一锅大杂烩,说白了,肯定是奔着国产替代、科技自主的风潮去的,毕竟老美的英伟达和AMD盘踞了大半壁江山,国产厂商如果不进场,哪天切断你GPU供应链还不得急出内伤
但说到数据,摩尔线程目前在国内GPU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还不到1%,你用放大镜都得眯着眼找,他们的主要产品——AI智算、专业图形、智能SoC——在英伟达、AMD垄断90%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说是“挑大梁”,现实还是“小透明”
上交所的问询其实很尖锐,直接摆事实让摩尔线程比拼优势劣势,这下子公司也不藏着掖着了,自己承认——咱们在市场认知度、生态系统上还真比不过人家国际龙头,要想靠全功能GPU追上英伟达,得耗上很多年技术积累和资源投入,这话算诚恳
募资就是冲着研发來的,本次IPO摩尔线程计划圈到80亿资金,几乎全砍进芯片研发项目,给流动资金分点汤喝,70亿压在芯片项目身上,可谓“all in”,谁还敢不说硬科技是烧钱游戏?
团队薪酬也够亮眼,去年有886名研发人员,平均每人分到80万年薪——同样如果有人羡慕可以狠狠心入岗一试
客观讲,公司的营收增长确实给力,22年到24年分别是0.46亿、1.24亿、4.38亿,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7.02亿,曲线挺陡
不过,“烧钱”速度更快,去年累计亏损14.78亿,净亏损从22年的18.4亿缩到今年上半年的2.71亿,算是“止住了大血”
现在说盈利还太早,公司估摸着2027年才可能“熬”到合并报表见红,还是得靠政府补助添砖加瓦,去掉这助攻,摩尔线程就剩下点“微利香味”,别想暴利大餐
可别忘了摩尔线程最大的单一客户,今年靠这主力军贡献了3.97亿,占了总营收的56.63%,可是前两年你都找不到他在前五大客户名单里,而且应收账款也让这个客户包了81%的比例
这就让人脑壳疼了,主要收入都集中在一个客户身上,谁都明白“鸡蛋不能全搁一个篮子”,客户要是哪天风向一变,摩尔线程就得仔细咀嚼一下“风险管理”这几个字
再扯回市场脉搏,IPO消息一出,摩尔线程相关概念股火箭直奔天花板,直接参股的盈趣科技、和而泰两天内双双涨停,间接持股的联美控股也收割四连板,A股投资者全变身“GPU信徒”,论坛里一堆“股神”复读参股比例,效率绝对比拼多多还高
更有意思的是,摩尔线程这IPO热度不仅刺激了自身,还带动了蓝讯、中科、初灵信息,以及一大串你可能压根没听说过的公司频频被投资者问候,你有多少筹码,你占多少股份,一时间A股问答区堪比“查户口”
不过,行情起起落落,这热闹过后转头就凉了,前一天还在刷涨停,今天直接原地跌停,摩尔线程概念股打了一场“过山车”,市场转向让很多人措不及防
消息面上也不消停,昨天刚有传闻说摩尔线程上会不顺,第二天相关内容飞速消失,官方都没出声,文章显示“不存在”,这舆情一波三折,扑朔迷离
其实,这种局面怎么看都有点玄学色彩,不少人本来以为IPO是大涨利好,谁知实战派投资者早已看透“阶段性出货”,资金一旦兑现预期就开始撤退,所以炒作摩尔线程概念的游戏,前后反差极大,很多新韭菜直接被洗了个懵
再说回摩尔线程IPO的社会意义,这家企业无论是技术团队还是研发决心,确实让人佩服,顶级英伟达背景、动辄80亿募资规模,说他们为国产GPU产业注入新活力,也不算过誉
但科技产业的“水深火热”,单靠团队背景和资金加持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芯片验证、下游应用场景、生态系统建设、与国际巨头抗衡等等,每一步都得慢慢熬,各种风险和挑战也不少
你看英伟达和AMD,人家几十年积淀才有现在的生态垄断,摩尔线程二十年不到,“先天基因”好归好,实力还得一点点积攒,甚至最后能否抢下国内自主GPU的头啖汤,都还得市场说了算
研发费用咱绝对没舍不得花,2022到2024年三年累计投了38亿,下血本都是拿来留住人才、推研发,不像某些互联网公司搞个“高科技”,其实是换皮卖广告
只不过站在投资者视角,“亏损收窄”的信号虽然利好,但客户高度集中、市场份额微薄、盈利依赖补贴这些潜在问题都不会无声息就消失,谁想赌未来,心脏得够大
A股市场又是个天然“情绪放大器”,一有风吹草动就放大十倍,故事讲得太好大家一拥而上,等到利好兑现又一哄而散,不同角色你说是“韭菜割肉”还是“庄家洗盘”,其实都反映了这个市场信息流动与情感波动霸气挂钩
小结一下,摩尔线程这波IPO过会确实有点像“国产科技希望之星”的既视感,产业升级需要新血补位,而他们无论在技术积累、团队背景、资金投入上都属于自带光环,不管短期市场怎么波动,长期来看都是推动中国GPU领域自主可控的一步大棋
但话说回来,谁家成长路上不是“荆棘密布”,摩尔线程未来能否大展拳脚,还得看项目落地、商业模式转化、市场反响等多重因素,说到底,科技行业没有“躺赢”,只有“折腾到哭”,一边死磕,一边待花开
而投资圈“嗷嗷待哺”与“火速逃离”之间的反差,又给这场国产科技IPO加了点魔幻滤镜,无论谁上场,都不敢轻易下注终局,毕竟谁也不是“先知”
现在问题丢给你:摩尔线程能否成为“国产GPU第一股”,真能站稳中国芯片赛道C位,还得让时间和市场慢慢检验,概念热度过后,实力才是硬话语
你怎么看摩尔线程这次闪电IPO与概念股大起大落的迷之操作?如果让你下注,你会选长期价值还是短线机会?留言互动等你开大招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