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特朗普一直在向俄罗斯施加压力,要求对方停火。而俄罗斯方面呢,一直采取拖延策略,官员们对这个话题的回答都挺含糊,其实普京也从来没有直接回应过关于停火的事。
在中国观看完阅兵之后,普京明显感觉更有底气了,对于关于停火的事,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遮遮掩掩了。离开中国之前,他还特意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里面就提到了停火的事,基本算是向特朗普亮出了底牌。
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三个重要问题:
讲到领土交换这个事儿,特朗普之前派了个特使去莫斯科跟普京谈,回来之后传言说,只要乌克兰撤出顿涅茨克,俄罗斯就愿意冻结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战线,还打算开启和平谈判。甚至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见面之后,这说法变得更流行了。媒体也有叫它“用领土换安全”的说法。
可是,普京自己否认了这事儿,他说俄罗斯从未提出过“用领土换安全”的条件,俄军占领乌东地区也不是为了抢地盘,而是为了保障这些地区俄罗斯族的权益。
这可是俄罗斯新出来的说法,对乌克兰来说,说不定也是个新威胁。毕竟土地有边界,不管在谈判中怎么提要求,都是划得清楚的。而人权没有界限,要是乌克兰这会儿不同意停火,将来别的地方出现“人权问题”,俄军会不会继续向那边推进呢?
关于和泽连斯基会面的事,普京强调自己从来没有完全排除过的可能性,不过他也说明过,这样的会谈只不过是满足泽连斯基的一点表演心思,没有啥实质性的作用。
在普京眼里,泽连斯基已经超出了任期,合法性搞不清楚。而且根据乌克兰宪法,关于领土的问题得靠全民投票解决,要投票的话,还得先解除戒严,一旦戒严解除,就意味着要举行选举。所以普京觉得,泽连斯基不想放手权力,不打算搞选举,也就没有为领土问题办公投,这两边见面基本没啥意思。
其实,普京还是给了特朗普个面子,说泽连斯基要谈话就来莫斯科聊聊。这等于是把球踢到了泽连斯基的脚下,可他大概率是不太可能跑到莫斯科的。说到底,作为对抗的两方,跑到对方的都城谈话,不光没安全保障,还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妥协了。
第三个问题关于停火的事儿,普京和以往一样,觉得主要责任都归咎于西方国家。他提起当初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双方还在谈判,俄罗斯要求乌克兰军队撤出乌东地区,乌克兰也没完全拒绝这个提议。但一听西方的建议,让俄罗斯从基辅撤兵后,局势就发生了变化。
现在这个局势,双方已经拼了三年,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僵局。不过,只要还抱着一点“常识”,其实还是能找到个结束战争的办法。要是不行的话,那就只好动用武力,解决眼前所有的难题了。
普京说到这里,其实就是摆明了态度,他提到的“常识”明显就是乌军的实力远远比不上俄军,继续打下去只会败得更惨。所以,俄罗斯就要求乌军撤出乌东地区,要是对方答应了,这场战争也就算结束了。要是不答应,俄方就只能动用武力,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了。
之前,俄罗斯外交部门也对另一个重要问题作出回应,那就是安全保障。西方国家打算派军队到乌克兰,建立一个类似北约第五条的机制,但当初俄罗斯发动这场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反对北约继续东扩,怎么可能接受北约国家在自己门口布防呢?因此,俄罗斯坚决反对这个提议,提出自己也应成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方,而且对保障行动拥有否决权。
所以,特朗普上任以来花了这么长时间推动停火,好不容易提出四个关键的问题,最后几乎全部被否决了。那么俄罗斯为何宁愿顶着制裁的威胁,也不愿停火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核心的战略目标还没有实现,停火反而等于承认了失败。
目前,克里米亚以及乌东四州都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被视为“不可剥夺”的“新领土”。对莫斯科来说,停火谈判的核心条件必须是乌克兰和西方认可其对这些地区的“主权”。如果不能彻底“消化”这些“新领土”并确保它们的安全,俄罗斯的“战争目标”还远没有达到,停火自然也谈不上。否则,不仅难以向国内民众交代,也等于变相承认特别军事行动的失败。
第二点,战争的机械已经变成了一种“利益联盟”,要是停战的话,就等于“断了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