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美联署紧急降息在即,特朗普催促背后,市场情绪为何反而加剧紧张?

美联储会议室那扇门还没开,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就已经绷成了一根钢丝。这几天的行情,真跟坐过山车似的,心脏不好的人估计都得提前备好药。

新一轮的关税大棒才刚挥起来,市场的钱袋子就肉眼可见地收紧了。但这都是开胃小菜,真正让所有人把心提到嗓子眼的,还得是美联储手里攥着的那张牌——降息。到底降不降?能降多少?

总统的算盘市场的白眼

要说这世界上谁最盼着美联储来一波“暴力降息”,那必须是现任总统特朗普。他最近就差直接点名道姓了,对着记者一通喊话,说现在是“降息的完美时机”,这一下子,白宫和美联储那点儿窗户纸又被捅破了。

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怨念,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他公开炮轰鲍威尔是“灾难”,甚至动过心思要把美联储理事给开了,这剧情,好莱坞编剧来了都得喊一声“内行”。

他这么卖力吆喝,算盘打得噼啪响:降息能刺激经济,经济数据一亮眼,他的连任之路、还有美国那天文数字般的国债压力,都能喘口大气。他甚至都算好了,利率要是能降3个点,美国一年光利息就能省下上万亿美元。

可特朗普喊得声嘶力竭,市场却像看戏一样,压根不买账。你瞅瞅CME那个“美联储观察”工具,预测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直接顶到了九成以上。而他心心念念的50个基点大放水,概率连4%都不到。

这俩简直就是平行世界。路透社的调查更绝,问了107个经济学家,105个都把宝押在了25个基点上。这悬殊的比例,交易员们看了估计都想笑,总统先生,您省省吧。

一手烂牌美联储头大了

为什么美联储不敢轻易“下重手”?答案全写在美国那份拧巴的经济数据里。

一方面,经济基本面确实有点撑不住了。失业率悄悄爬到了4.3%,创了四年新高,被寄予厚望的非农就业数据也直接趴窝。这么看,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这根弦,眼瞅着就要断了,降息火烧眉毛。

可另一边,通胀这个幽灵却死活不肯走。CPI还在3%附近赖着不走,就是降不下来。美联储那帮人,个个都是算盘打到冒火星的精算师,怎么敢在这种时候随便开闸放水?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的话就很有代表性。他说,要是通胀能乖一点,降息的口子就能开大点。但现在服务业价格还在抬头,这事儿还得再看看。说白了,降息怕通胀失控,不降又怕经济熄火,左右为难。

市场怕的不是不降是降猛了

市场之所以这么紧张,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大家怕的不是不降息,而是怕美联储“降猛了”。

这话听着有点怪,但逻辑很简单。在投资圈看来,小降25个基点,是常规操作,给经济踩踩油门,微调一下。可一旦搞出50个基点的大动作,那根本不是利好,而是拉响了警报。

一个50基点的大降息,潜台词就是:我们(美联储)可能看到了你们市场还没察觉到的巨大风险,必须下猛药来救命了!翻翻历史书,从87年到现在,每次超过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结局都不怎么美妙,后面跟着的往往就是一地鸡毛的经济衰退。

所以,特朗普的大嗓门,在市场耳朵里,反倒像是乌鸦嘴。再加上美国联邦政府那突破37万亿美元的债务,以及瑞银报告里那个高达93%的衰退概率预测,市场的担忧真不是空穴来风。

这边风声鹤唳A股咋整

美联储一咳嗽,全球市场都得跟着感冒。咱们这边的市场,自然也是瞪大了眼睛在看。

黄金的表现就很典型。理论上降息利好黄金,但这波金价往上涨,背后掺杂了太多东西,贸易摩擦、对美国信用的焦虑,各种情绪搅和在一起。历史上看,降息后的头一到三个月,金价反而容易歇口气,出现回调。

再看A股。有机构复盘了过去几十年美联储的六轮降息周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规律:降息之后,A股和港股的成长风格、小盘股往往表现更抢眼,券商这类非银金融板块,通常在头三个月能喝到头啖汤。

不过,眼下A股的情绪也比较微妙。指数冲高之后在高位盘整,多空双方谁也不服谁。美联储这一刀下去,究竟是新的兴奋剂,还是会引发一场大震荡,大家心里都没底,谨慎观望成了主流。

結語

降息这味药,确实能缓解一时的经济阵痛,但药方不能乱开。剂量不对,副作用可能比病本身更可怕。尤其是美联储这种全球央行的“央行”,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的可是全球资金的命脉。

美国当下的数据,确实给了降息的理由,但要不要下狠手,还得掂量再三。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美联储的每一次动作,都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看清大势,也别忽略细节,最忌讳的就是头脑一热盲目跟风。

在这场白宫与美联储的角力大戏中,稳住自己的节奏,比什么都重要。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