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余烟未散,六国舰队竟组队来东海“踢馆”?
这回的联合军事行动,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凑在一起,摆出个“六国联军”的架势,摆明了是想对中国施压、搞威慑。
带头冲锋的是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日本那艘被吹成“轻型航母”的“加贺号”也跟着热闹,说实话,这队形看着气势汹汹,但在我看来,无非是纸上谈兵的把戏。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们低估了中国在东海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那可不是吃素的。
咱们的反航母弹道导弹系统,结合高空卫星侦察和远程巡航导弹,形成了层层覆盖的防线,能在千里之外就锁定目标,逼得敌舰不敢轻易靠近。
先来说说这场行动的来龙去脉。
93大阅兵刚落幕,六国舰队就火急火燎地驶入东海,这分明是想趁热打铁,刷存在感。
英国是想重返亚太,找回点“大英帝国”的旧梦;日本呢,盼着借机突破和平宪法,扩充军力;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纯粹是跟着美国跑腿讨好,挪威这小弟更是凑热闹的。
整个行动表面上是联合巡航,实际目标直指中国核心利益区。
美军出动了“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带着F-35战机和宙斯盾驱逐舰,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搭载F-35B,号称能打多域作战,但这帮人似乎忘了,东海可不是太平洋那么好欺负的地盘。
中国早在多年前就建成了完善的A2/AD体系,从东海到台海,布满了防空导弹和反舰武器网。
拿鹰击-18导弹来说,射程能到500公里,在恶劣海况下还能保持90%的命中率,去年在南海模拟演习中,就成功“击沉”了模拟航母目标。
这次六国舰队进来,雷达信号一亮,中国侦察卫星立马捕捉,预警时间缩短到5分钟以内,他们的每一步动静都暴露无遗,这不是自找难堪吗?
再看核心装备层面,中国反航母体系的威力可不是吹的。
055型驱逐舰上装备的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末端速度达10马赫,在高海拔测试中,即使面对干扰,命中精度还能保持在20米以内。
想象一下实战场景:如果敌舰群靠近东海,中国卫星先锁定位置,数据传到岸基雷达,导弹从隐蔽发射井起飞,采用中段弹道外加高超音速滑翔,敌方防空系统反应不过来——美军的“标准-6”导弹拦截成功率在类似演习中不到60%。
相比之下,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排水量才6.5万吨,搭载的F-35B战机在低空飞行时隐身效果差,雷达反射面积能到1平方米,容易被中国的高频雷达捕捉。
更讽刺的是,日本的“加贺号”改装自直升机母舰,真正战斗力弱,去年在太平洋联合演习中,就被模拟攻击击中过要害部位。
咱们的反舰导弹不光是射程远,还能通过AI优化弹道,未来升级潜力大,比如换上新型复合材料 seeker头,探测距离能提20%,让拦截窗口更小。
六国舰队的这套组合,在东海这种狭窄海域,机动空间被限制,补给线长,容易被切断——跟美军在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灵活机动完全没法比,那时他们能打游击战,现在却成了靶子。
国际反应上,这次行动引发的波澜不小,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连夜打电话给王毅外长,这姿态软得让人意外。
鲁比奥之前可没少对中国叫板,签证限制、台湾军售问题上嚷嚷得欢,可这次通话,他语气一转,承认中国实力“不可阻挡”,还直说美国手段失效。
为什么软下来?
根本是打不过又离不开咱们。
背景是,特朗普政府内部经济通胀率飙升到3.7%,欧洲盟友对美政策不满,去年G7峰会就吵翻了天,美方怕这事擦枪走火,影响全球供应链。
鲁比奥在通话中提到对台军售,中方坚决反对,他也表示“必要时应予回击”,这等于默认了我们的红线。
更深层是,美方想为特朗普可能的访华探路——去年中美高层对话就提过气候和贸易合作,现在全球议题如朝核问题,美单干推不动,得靠中国牵头。
其他国家立场也各异:英国想借此拉拢美国,巩固亚太盟友链;日本则在嚷嚷“印太战略”,但他们的和平宪法限制了军力投送,这次行动更多是虚火。
日本和英国的舰队在演习中协调不畅,去年类似联合巡航就因为通信兼容问题延误了行动,暴露了弱点。
战局改变的关键在于,这次事件凸显了中美博弈从冷战式对抗向合作需求转变。
六国舰队看似嚣张,实则各怀鬼胎,他们的联合行动在东海没占到便宜,反倒让中国展示了自己的防卫能力。
美军内部报告就承认,中国反介入体系让他们的航母群在西太平洋的行动半径缩水了30%,这直接影响了战略布局。
长远看,美国经济依赖中国供应链,去年中美贸易额超6500亿美元,鲁比奥们明白,封锁打压行不通,合作是硬道理。
咱们的战略定力在这里闪光:不是怕事,而是求和平、谋发展。
真要有人踩红线,055大驱和东风导弹可不是摆设,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能在30分钟内打击移动目标。
结尾说句心里话,这六国舰队行动不过是场闹剧,他们以为来东海能“罩”住中国,结果被咱们的反舰武器网打脸,鲁比奥的软话更说明了霸权逻辑的破产。
中国崛起是实打实的,新能源车市场占全球60%,半导体国产化率75%,这些数据不是吹出来的,让人打心底自豪。
但世界这么乱,和平才是王道,美方主动沟通,也证明了对话比对抗靠谱。
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次事件让咱们的防卫体系更亮眼了?
未来中美博弈,还得看谁的实力硬、谁的脑子活,说不定下次就是握手言和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