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总是让我想起,【印度钱真打得蛮实在,菲律宾才觉得“走弯路”了】 你瞧,马科斯这次跑印度
去年刚刚和美国那边“关税换军售”闹得一团糟,结果还没从那边的“热手”里缓过劲来,印度就像个大方的叔叔,一分钱没含糊,直接把4.46亿美元的投资拍在桌面上
还信誓旦旦说未来能带动57亿美元的产值
这事儿真叫人一听就觉得“哎哟喂,真是实打实的”,不像美国那边,嘴巴说得挺响
实际到账还得磨蹭一大圈
2024年菲律宾吸引的外资总额才43亿美元,这一笔印度的直接投资就占了整整四分之一还多
还有你别看贸易额只有37亿,投资比贸易还多,这说明印度是奔着“深交”来的
非要把菲律宾拉到自己阵营里去
反观美国,嘴上说要投十亿,事实上到2025年也就到账四亿,还拖拖拉拉,审批流程像个老龟
更别提特朗普那会儿对菲律宾的商品征19%的高关税,搞得南部香蕉农都快扛不住了
马科斯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忍不住感叹:“为什么我们没有早点搞好和印度的合作
”这句话听起来很像“顿悟”,其实更像是“懊悔”——早知道当初别绕那么大弯子,直接跟印度搞点真金白银
日子也许就不那么难熬了
一、美国的“军火单”VS印度的“投资包”,差别大了去了
你看马科斯突然对印度“真香”
之前和美国的“账”真的是越算越亏
刚结束的访美行程,带回来的“成果”虽说摆在那儿
但怎么看都“赚得不值”
美国承诺把对菲律宾商品的关税从20%降到19%,表面上似乎减了一点点,事实上还没到让人觉得“真有诚意”的程度
毕竟排在第一位的还是新加坡的10%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国还要菲律宾开放本国汽车市场零关税,出让矿产和油气资源
居然还要采购56亿美元的F-16战机
你说这笔买卖,菲律宾国内有多少人觉得“划得来”
有人都直呼“这是在侮辱我们当主人的尊严”
副总统莎拉也不含糊,直接批评马科斯在台风灾情那么严重的时候“只顾着跑外面”
把救灾工作都放在一边忙着“宣传”了
经济数据更是不给面子:2024年菲律宾GDP增长只有4.5%,五年来的最低点,外资流入还比去年少了12.5%,跟中国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合作项目冻结了高达170亿美元
你说,这样的“亲美路线”到底是“赚到了”还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看来,老马也开始心里打鼓了
这会儿,印度伸出了橄榄枝,不提什么政治条件,主动掏出投资的钱
你要说,早知道就不要绕那么大一圈,直接投钱、搞合作,像这阵子这样“走弯路”
二、莫迪的钱不是白掏的,南海的“门票”得付出代价
你是侬知道的,印度这次出手
背后算盘打得可比谁都精
头一个,是给自己找出口——去年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50%的关税
逼得印度在对美贸易上喘不过气来
既然不能在美国“卖玩意”,那就得找个新市场
菲律宾就成了他们的“跳板”
另一地方,也是为了在南海“刷存在感”
马科斯一跑到印度,双方一拍即合,签了13个合作协议,升级成“战略伙伴”
你看,印度不仅成了第一个向菲律宾出口“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国家,还在8月初跟菲律宾海军搞了场“联合军演”,三艘战舰直接开进菲律宾专属经济区
你说,印度这样一招,既给菲律宾“撑腰”,又在南海立了个“脚”,这波操作
真是“投桃报李”的典范
掏钱买好感,军演立脚印,南海这盘棋
马科斯当然知道背后的“算盘”,但在经济这么困难的样子下
也只有“投钱”这招可以“暂时缓解”了
三、钱多不一定能解“内虚”,未来还得打算盘
不过,这钱虽多
你看那4.46亿美元,虽说不少,但和中菲合作被冻结的170亿美元比起来
更何况,印度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上
短期内很难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流”
菲律宾本身的产业结构偏重传统农业、制造业,高科技转让这块儿也不大适合,想靠这笔“外援”让国家“起死回生”
学界有人说得很直白:“光靠外资,菲律宾就像是‘饮鸩止渴’
忽视了自己产业升级的根本情况
”马科斯想用这笔投资“堵住”国内的嘴,想让民众觉得“有戏”,但实际他们要的还是工作岗位、物价稳定、出口增长,光有几张合照、几句承诺
再加上,中美印三国关系若继续“冷战”
菲律宾的处境只会越变越尴尬
中国外交部都警告,说“玩火者,必自焚”;特朗普也甩下一句“我很快会去中国”,这场“博弈”太复杂,菲律宾想当个“中间人”
结果发现两边都不怎么“待见”自己
四、未来的路,要么变“棋子”,要么努力当“棋手”
马科斯心里明白,眼下这场“外交大戏”
他其实就是在“钢丝上跳舞”
印度的钱虽说给了点“面子”,但能不能帮他“解渴”
那4.46亿美元,虽说比之前的承诺多点,但跟起码170亿美元的合作金额比
再说了,这笔投资主要还在数字和基础建设上,想让国家“翻身”
有人说,依赖外资就像“喝毒药”
马科斯知道这个道理,但也没办法
只能靠这点“救命钱”先“缓一缓”
可民众心里要的,是真金白银的工作、稳定的物价和出口的增长
假如中菲关系继续冷淡,美国那套“军售换市场”的算盘不变,菲律宾在“中美印”的三角关系里
中国外交部那句“玩火者,必自焚”
这场大国角逐中,菲律宾想当“中间人”
可是两边都不太“领情”
马科斯的算盘打得响,可现实中他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钢丝上,稍有不慎
五、总结点——雨虽及时,但能浇多大面积还得看“天”
总的说,这次印度主动掏钱,确实让马科斯找回了一些“外交尊严”
但这场“雨”能下多大面积
能不能真正帮菲律宾“解渴”,让经济不再干涸
毕竟,4.46亿美元虽说不少,但跟“冻结合作”的170亿比起来
这钱主要还在数字和基础建设上,短时间要变现
马科斯后来恍然大悟,早投印度或许才是一条“明路”
他发现,外交不能光看嘴上“说得挺漂亮”
还得看谁真有“真金白银”掏出来
未来,菲律宾要不要继续当“棋子”,还是努力做“棋手”
要走得稳,得靠自己“谋划”
不能光靠“借外援”来“解燃眉之急”
这才是,真正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