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拿过得分王、MVP、总冠军戒指拿到手软的男人,职业生涯的黄昏,难道就只配在一声叹息里黯然收场吗?
这事儿想想就让人觉得憋屈。说的就是凯文·杜兰特,那个曾经凭一己之力就能改变联盟格局的“死神”。可就在上个赛季,他在太阳队的季后赛之旅,简直就是一场公开的“处刑”。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只要把杜兰特锁死,太阳队的进攻立马就断电。
布克是厉害,但还扛不起那种级别的防守压力。
你能想象吗?一个历史级别的得分手,在场上被两个人、三个人追着跑,累得气喘吁吁,回头一看,队友们拿着球不知道该干嘛。
篮球评论员查尔斯·巴克利当时就没给面子,直接在电视上说:“菲尼克斯的问题是,除了KD和布克,他们没有第三个人能把该死的球放进篮筐!”这话糙理不糙,简直是把太阳队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杜兰特赛后采访那无奈的表情,估计很多球迷都还记得。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比输球本身更让人难受。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杜兰特这赛季可能又要这么熬过去的时候,休斯顿那边,火箭队好像要搞个大新闻。
他们看上了一个人,一个才23岁,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本尼迪克特·马瑟林。
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善茬。
刚进联盟的时候,记者问他对位勒布朗·詹姆斯有什么想法,他眼皮都不眨一下,直接说:“很多人都说他很伟大,我倒想看看他到底有多伟大。”这话一出,整个联盟都炸了。
一个还没打几场球的新秀,就敢这么叫板历史第二人?
很多人都觉得他太狂了,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可你别说,人家还真有狂的资本。
新秀赛季场均就干下将近17分,直接入选了最佳新秀阵容第一队。
最吓人的是他的打法,完全就是一辆横冲直撞的重型坦克。
他好像不知道什么叫躲闪,拿到球就是一门心思往里冲,奔着把防守人撞飞去的架势。
新秀赛季场均能搏到将近6次罚球,这数据比很多成名多年的全明星都猛。
这种打法,在现在这个流行投三分的联盟里,简直就是个异类。
他的这种“不讲理”打法,恰恰就是现在杜兰特最需要的东西。
当杜兰特被包夹的时候,球队需要有个人能像一把尖刀,撕开对手的防线。
马瑟林就是那把刀,而且是那种最锋利、最不计后果的刀。
他能自己运球创造机会,能用身体硬扛着防守上篮,还能逼着对手犯规。
这不就是杜兰特身边最完美的“带刀护卫”吗?
所以,当火箭队想用今年的高顺位新秀里德·谢泼德再搭上一个首轮签,去换马瑟林的消息传出来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疯了吧?
但仔细一想,这背后全是火箭管理层的盘算。
他们这是在赌,一场豪赌!
赌杜兰特剩下的巅峰期,赌马瑟林能立刻兑现天赋。
他们不想再等了,不想再看着队里那些年轻人慢慢练级,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杜兰特的油箱耗尽。
他们要的是现在,是立刻就能看到的战斗力。
这笔交易如果成了,就等于向全联盟宣告:休斯顿火箭,不陪跑了,要玩真的了。
当然,这赌注可不小。
那个叫里德·谢泼德的新秀,也不是一般人。
他在肯塔基大学打球的时候,三分球命中率超过了恐怖的52%!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他站在三分线外,比很多球员罚球都准。
有篮球数据分析师甚至专门写过文章,说谢泼德这种级别的射手,是现代篮球体系里最宝贵的资产,他一个人就能撑起一支球队的进攻空间。
放弃这样一个未来可能成为“神射手”的年轻人,去换一个打法刚猛但技术还有待打磨的马瑟林,到底值不值?
这问题估计在火箭队的会议室里也争论了无数次。
一边是看得见的即战力,一个现在就能帮你解决问题的猛将;另一边是充满想象空间的未来,一个可能在三五年后成为联盟顶级拼图的潜力股。
这种选择,太难了。
那步行者那边又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难道傻吗,放走这么一个潜力无限的年轻人?
其实不然,NBA的交易,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球员交换,背后都是各家球队的战术考量。
步行者的建队核心是谁?
是那个被誉为“控场大师”的泰雷斯·哈利伯顿。
哈利伯顿的特点是传球第一,他需要的是能围绕在他身边跑位、接球就投的射手群。
马瑟林虽然攻击力强,但他需要大量球权在手,这和哈利伯顿的体系有点冲突。上个赛季,步行者已经把他从首发调整到了第六人的位置,就是这种战术思路的体现。
所以,用一个需要球权的攻击手,去换一个像谢泼德这样完美的无球射手,对于步行者来说,可能反而是优化阵容的一步好棋。
谢泼德不需要持球,他只要在场上不停地跑,就能把对方的防守搅得天翻地覆,给哈利伯顿创造出无数的传球路线。
这笔交易,搞不好最后是个双赢的局面。
如果这笔交易真的发生了,那西部的天可能真的要变了。
火箭队将立刻拥有杜兰特和马瑟林这一老一少、一内一外的王炸组合。
杜兰特可以在外线吸引防守,马瑟林则可以像一把利剑直插对手心脏。
对手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包夹杜兰特了,因为他们要分出人手去堵那个随时可能冲起来的“疯小子”。
到时候,火箭的进攻会变得立体又难以预测。而对于杜兰特来说,他终于不用再像个孤胆英雄一样,一个人扛着球队前行了。
他身边,终于站着一个能为他冲锋陷阵、分担火力的最强帮手。
这联盟的风暴,似乎已经在地平线上积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