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那句“我们所有武器的磁铁和传感器都离不开稀土,而这些都在东大手中”,我第一反应不是震惊,而是差点笑出声。哥们儿,你们是2G网吗?这事儿还需要现在才“领悟”?是装不知道,还是真睡了几十年刚醒?这感觉就像一个天天吃外卖的壮汉,突然有一天捶着胸口说:“多么痛的领悟,原来做饭的锅铲和灶台都在邻居家!”
这话里透着一股子委屈,好像他们才是受害者。可这牌,当初不是你们自己亲手打烂的吗?时光倒退个三四十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谁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是美国。他们自家的芒廷帕斯矿(MountainPass)牛气冲天。结果呢?嫌弃挖矿污染环境、人工成本高,像甩包袱一样,把这又脏又累的活儿全外包了。自己则舒舒服服地坐在产业链顶端,搞搞设计,玩玩金融,以为能永远当那个发号施令的“甲方爸爸”。这就好比你家本来有块风水宝地,能种出最好的粮食,你却嫌种地太累,把它租给别人,然后天天花高价买别人种好的米。现在粮仓快空了,才想起来地是自己的,可那地怎么耕、种子怎么选,你早忘光了。
说到这我就想起我们自己的“逆袭”故事,那才叫一个热血。当年我们也是个“傻大个”,守着占全球储量大头的稀土矿,却只能卖“土价钱”,因为不会提纯。把稀土原矿贱卖出去,再花几十倍的价钱买回人家提纯好的高精尖材料。这憋屈劲儿,谁受得了?后来有了徐光宪老爷子和他的团队,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用最土的办法——“摇漏斗”,搞出了世界领先的串级萃取技术。把那些性质像双胞胎一样难以分离的稀土元素,一个一个给你分得明明白白,纯度直接干到99.99%。这套技术一出,国外的垄断企业直接傻眼,要么减产要么倒闭。从那以后,稀土的话语权才真正回到了我们自己手里。
现在呢?我们能把稀土提纯到“6N纯度”,也就是99.9999%。这是什么概念?一亿颗沙子里,你都挑不出一粒杂质。这种精度的材料,正是造芯片、造导弹雷达最顶级的“食材”。全球能规模化量产这个级别产品的,独此一家。
美国人现在当然慌了。一架F-35战斗机,浑身上下高科技,结果里头那420公斤的稀土材料,绕不开我们。从发动机到雷达,再到小小的传感器,哪一样不是命脉?他们不是没挣扎过,拜登政府不是批了好几亿美元重启那个芒廷帕斯矿吗?号称要打造“本土供应链”。结果呢?折腾了好几年,挖出来的矿石,还得大老远地船运到中国来加工提纯,然后再买回去。我看到这新闻的时候,真觉得这是年度最佳黑色幽默。这叫什么“自主化”?这简直就是给我们的加工厂在线“打工”,还得出运费。
他们也想过找“备胎”。拉上澳大利亚、日本搞什么“盟友供应链”。可问题是,这些国家的矿就那么点,技术也跟不上,成本更是高得离谱。路透社早就报道过,日本企业从非中国渠道进口稀土永磁材料,成本是中国的三倍。这买卖谁做得下去?资本家又不傻,嘴上可以喊口号,真金白银掏出去的时候,身体比谁都诚实。特斯拉的电机试了一圈,日本的太贵,欧洲的性能不达标,最后还不是乖乖用中国的钕铁硼永磁体。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双重标准。前几年制裁我们华为芯片的时候,理由是“维护国家安全,核心技术不能被别人掐脖子”。逻辑满分,没毛病。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稀土了,我们只是依法加强对重稀土的出口管制,他们就跳脚说我们是“贸易战重大升级”,说我们“掌握了全球高科技供应链的否决权”。大哥,这话你自己说出来不觉得耳熟吗?当初你们把上千家中国企业拉进黑名单的时候,那股“斩立决”的狠劲儿去哪了?我们好歹还留了口子,人道主义用途一律放行,只是要求规范申报,按规矩办事。
所以你看,美国陆军那位副参谋长的“痛”,不是今天才有的。这是过去几十年产业空心化积攒下来的“慢性病”,现在急性发作了而已。他们一直以为,只要掌握了设计图和软件代码,就能号令天下。却忘了,任何高楼大厦,都得一砖一瓦地盖起来。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砖瓦”——基础材料和中低端制造,才是真正的根基。你连炮塔转动都要靠别人家的磁铁,这仗还怎么打?真到了紧要关头,第一个崩溃的,恐怕不是前线的士兵,而是后勤仓库里那个拿着采购清单,却发现全世界只有一个卖家的采购员。
所以,这声“多么痛的领悟”,与其说是说给世界听的警告,不如说是说给国会老爷们听的“苦情戏”,好让他们批更多的预算,去做那些“亡羊补牢”的事。可问题是,这“牢”破得太久了,补起来,谈何容易?毕竟,我们这边的技术,还在一天天迭代呢。这才是最让他们绝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