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那些年我们的援越

从陈赓到韦国清

让我们把故事的开端从毛主席首次访苏开始吧,就在毛主席访问莫斯科的时候,延安人民的老朋友、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来到了北京。

胡志明是来请求军事援助的。

当得知毛主席、周总理都在苏联时,胡志明立刻要求我国安排他访苏。

胡志明向苏联求援受阻

1950年2月6日,胡志明乘飞机秘密抵达莫斯科。可斯大林并没有马上见他,斯大林采取了与对待朝鲜迥异的态度。对于这个亲华的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莫斯科并不信任。

毛主席说:“斯大林不大愿意接见胡志明,他不了解胡,说不知胡是不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我说胡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是越南人民的革命领袖,还是见一见他为好。”

于是,几天后,在我国驻苏大使王稼祥的陪同下,斯大林会见了胡志明。然而,当胡志明提出要仿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的时候,斯大林婉拒了。

赫鲁晓夫回忆,胡志明曾掏出一本苏联杂志,用孩童般的眼神,向斯大林索要签名。斯大林当场签了名,但很快他就反悔了,又派秘密特工给偷了回来,因为他担心胡志明不知会拿去干什么。

斯大林把援越的义务完全推给了中国。

当时在越南北部还有国民党军败退的多个番号的残部,共3万余人。这些国民党军在入越后不久即被法国殖民军缴械,不仅武器弹药全被没收,就连身上的小刀也不例外。这些国民党军人不得不动手盖房子,自给自足,但所受的待遇却比俘虏还不如。他们并未因朝鲜战争的爆发而获得法军信任,后来被殖民政府软禁在富国岛和金兰湾长达三年之久,绝大多数人最终去了台湾。参见《黄杰国军第一兵团败退越南之后》。

罗贵波

援越组织架构

1950年1月17日,在征得毛主席首肯后,在国内的刘少奇正式派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罗贵波担任中共驻越南联络代表。

罗贵波还不知道自己将一去就是8年。

1950年4月12日,胡志明采纳罗贵波的建议,致电北京,要求援助3000吨粮食作为越共7个月的军粮,同时在云南和广西训练1.5万名战斗员。

1950年4月17日,毛泽东批示:从二野、三野、四野各抽调一个师的干部,包括师、团、营各级顾问;从三野选调顾问团本部工作人员;从四野选调一个军校的全套教员和顾问。

同时,在云南省内设立越南军校,第一期就招收了印支共选送的4000名学员。过后,越南陆军军官学校迁往广西,数年内受训者达上万人。

1950年5月,越共刚刚组建完毕的主力第308师,也就是原来的大团,共1万多人北上云南砚山,接收我国赠予的全套武器装备。

然后,越共第308师在二野云南军区副司令员庄田以下的军、师、团、营、连、排干部的指导下,开始了两个月的集中整训。

越共另一支主力部队第174团和209团,则来到广西龙州,由广西军区负责整训。

韦国清

军事顾问团

随后,毛主席正式任命韦国清为中共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

这时,37岁的韦国清刚刚迎娶了毕业于苏州师范的20岁的苏州姑娘许其倩,正是新婚燕尔时。却不得不告别了新婚的美娇娘,奔赴越南而去。

军事顾问团成员中,有人不愿意去越南,刘少奇在北京接见时动员说:“我们解放了大陆,蒋介石能甘心吗?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能甘心吗?台湾还有几十万军队,又占着沿海一些岛屿,准备干什么,不是企图反攻大陆吗?

如果朝鲜、越南被帝国主义占领,在我们的东面南面形成了对我们的包围,我们能安全吗?

这是首先要大家深思的。共产党人是国际主义者,国际主义就是不仅要解放自己的国家民族,还要解放世界上所有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包括帝国主义国家被压迫的人民,在全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陈赓

1950,边界战役

法国远征军发动春季攻势,占领了越共中央所在地太原和红河三角洲产粮区,并沿着越北边境东西走向的第四号公路积极布防,企图隔断中越之间联络。

1950年5月25日,就在朝鲜战争爆发一个月前,越共攻占了四号公路上的法军据点东溪。但两天后,法军出动伞兵部队,一举夺回,并顺势加强了四号公路的守备。

1950年的7月初,东南亚的雨季已到来,开赴越南的云南军区司令员陈赓思考了朝鲜战场的形势,觉得越南和朝鲜应该相互配合,两翼钳击,亚洲胜利,一定属于亚洲人民。

刚刚经过解放战争的洗礼,共和国的将帅们都有着超越时代的大局观。

云南方向的陈赓是胡志明亲点的。

陈赓改掉了胡志明的作战目标

陈赓的任务是,打开越战局面。

还没去越南,身在昆明的陈赓就改掉了胡志明主张进攻越南与云南边界上的老街的战役目标。

经毛泽东批准后,首战确立了打越南与广西边界上的高平的主攻方向。

1950年7月19日,陈赓率领二野的军事顾问团人员170余人渡过清水河,进入越南境内。

给陈赓担任翻译的,正是傅作义的女婿周毅之。

1950年8月9日,在新婚燕尔的韦国清的率领下,军事顾问团一行284人由广西南宁出发,于3天后抵达了越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高平广渊。

一路上,大家看到越共对城镇房屋和设施的破坏,回想起解放战争,陈赓感慨不已“革命初期之幼稚行动,虽无法避免,但群众之严重损失与国家元气之消耗,则不堪设想。”

应越共要求,中央命令滇桂省委克服一切困难,将自己食用粮食分一部分运给越南,至少送一千数百吨粮食及大量炸药、医药和电信器材,以准备越北的高平战役。

1950年9月13日,国民党残部3000余人还在从越北向广西进攻,添乱。

教越军打仗

先打东溪

1950年8月22日,陈赓确定了先打四号公路中段的法军守备薄弱的小镇东溪。

在次日召开的越共团以上干部动员会上,陈赓的计划遭到了308师第102团团长武安Vũ Yên和第88团团长泰勇的反对,理由是高平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而攻打东溪只会削弱越军。

看着这群小学生,陈赓耐心地传授了中国革命的经验,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最为重要的。

解放战争中,我们打仗的着眼点主要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是决战阶段的辽沈、淮海、平津几大战役也是如此。结果,每一个战役均消灭数万、数十万敌人,全国比较快地获得解放。

如果一拳虽然打中,但没有打倒敌人,它还能与我们战斗,背后又有东溪、七溪、谅山之敌趁势猛扑而来,我们不就几面受敌了吗?

可是先攻打东溪就不同了,高平、东溪、谅山之敌成了惊弓之鸟,我们以逸待劳,谁出动增援就打谁,将敌人歼灭在没有工事的野外,那是多好打的战斗啊!”

1950年8月24日,陈赓的作战计划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终于,越共高层也全盘接受了陈赓的先打东溪的作战计划。

胡志明也由太原省来到高平广渊,亲自请求陈赓包下这一胜利,并还包下下一战役的胜利。

太原省,不是我国的山西太原,是越南的,当时是越共中央所在地。

从此,我军打歼灭战的军事原则逐渐深入了越共人心。

不仅如此,连胡志明与越共中央之间的来往电报都是由中共顾问团的电台收转的。

虽然由陈赓充当战役指挥这一点,时常引起越共营以上高级军官的不满和猜疑,但在胡志明的坚持下,以及大量杀伤法军的结果,还是平息了中越军事指挥权的矛盾。

东溪攻陷,越军牺牲500多人,法军伤亡300人左右,越军伤亡两倍于法军。但胡志明依然很高兴,因为这一仗孤立了高平的法军。

越军反复不听话

教会作战思想才是最好的援助

1950年9月17日和10月5日,就在越共伤亡很大又发生动摇的关键时刻,陈赓亲自找到胡志明,要求他严令越军不惜一切代价继续进攻,鼓励部队顽强战斗到胜利,才能树立起优良作风。

陈赓是不是想起了淮海战役中总前委书记邓小平要求二野烧铺草的命令。

边界战役彻底改变了越南人的思维

1950年10月初,陈赓利用我军屡试不爽的围点打援战术,全歼了法军由七溪来援的勒巴René Le Page兵团,以及自高平南撤的沙登兵团约4000人,俘虏了勒巴、沙登俩上校。

这样,四号公路成为了法国人的第二个马奇诺防线。法军以此为依托的越北防御工事全线崩溃。

1950年10月10日,获悉越军大胜的消息,毛主席回电:极慰。

由陈赓实际指挥的边界战役,让越共欢喜若狂,消灭了法国远征军9个小团5000余人,占领了高平、东溪、七溪、谅山等10座边境城镇,甚至超出了胡志明原先预期的效果。

此后,中越边界敞开,我国的援助更加畅通无阻。

胡志明激烈地致信毛泽东:“今后我们越南同志们和人民将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最后的胜利,以成功来报答中共、苏共兄弟的深切期望与伟大的帮助。”

苏共?

毛主席继续指示陈赓,再集中和装备越共二万人左右,其中应有包括山炮、野炮、反坦克炮、重迫击炮、榴弹炮等各种炮火的两个炮兵团。总之,在今后半年内外,越军须建设一个总数5万人左右的正规军,而有和法军地面部队1万人的两倍以上的火力。

于是,越共在原有304、308、312 3个步兵师的基础上,又由我国援助装备,组建了316、320、325 3个步兵师,以及315工炮师,含3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

更宝贵的是,陈赓将我军的经验和针对越共不足提出的建议,写成了书面工作意见,交给了胡志明。

陈赓还亲自接连4天给越共营以上干部传授,传经送宝。

1950年9月底,罗贵波回京述职,刘少奇又让他带着我国的财经、银行和粮食专家再次赴越,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了越共的粮食和财政困难的局面。

1950年11月1日,在越南旗开得胜之后,陈赓又奔赴了朝鲜战场。此时志愿军已与美骑一师接触。11月25日,东线宋时轮9兵团的长津湖战役爆发。

从此,胡志明慢慢地向南扩张他的势力,并根据中方顾问的建议,在控制区内同样实行了土地革命,为攻打奠边府的最后一仗做着准备。

1954年3月至5月的奠边府战役,名义上的指挥是武元甲,但实际指挥者就是韦国清。从战役方案到战术方法,从指挥决策到稳定军心,都是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功劳。

韦国清顾问团提出了采取近迫作业和壕堑近敌的作战办法,拟定了工程计划。我国还选调在朝鲜战场有坑道作业经验的干部到奠边府。在战役关键时刻,韦国清鼓励越军坚持战斗,最终取得了全胜。

我国的援助

在当时广东、广西、云南各省都缺粮的情况下,中南局、华南分局命令把湖南的大米用两个汽车团送到中越边界,再通过人力背至前线。

毛泽东指示,粮食和物资由广西省委负责统一接济运送,随缺随补。同时,再三叮嘱法军俘虏万不可送至广西。

后来,越共发动各次战役所需的武器和弹药,也都由我国敞开供应。

1954年奠边府战役时,毛泽东电告:“为了全歼法军守敌,取得战役的全部胜利,应很好组织发挥炮火,不要吝惜炮弹的消耗。我们将供给、运送足够的炮弹。”

据军事顾问团负责物资交接的张广华不完全统计,我国赠予越共至少包括枪械15.5万支、炮3692门、子弹5785万发、手榴弹84万枚、炮弹108万发、汽车1231辆、军服140万套、油料2.6万吨、粮食1.5万吨,此外还有大量医药、蚊帐、毛巾、瓷碗等日用品。

要这么多军服干嘛?!

而且炮弹也太多了,我们淮海战役才打了68万发炮弹。

我国对越南是真好啊!

中国举全国之力,向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描绘了一副美好的画卷,展示给了越南、朝鲜这些邻国,辉煌的成功令他们享受至今。

那是一个输出革命的时代。

在亚洲,中国比苏联更伟大。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