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女双“海产组合”逆转夺冠,这场比赛有点东西
这比赛是真的刺激,昨天没守在屏幕前的,多少有点亏。咱们先聊聊最热的,就是孙颖莎和王曼昱这对“海产组合”女双决赛。说实话,赛前我心里还是觉得她俩稳,毕竟大赛经验摆在那。但没想到上来竟被日本组先拿下一局,后面还频频被追平,让人有点坐不住。
第二局明明已经领先了,可那几个关键球打得有点慌,硬是让对手追上来。你要说压力大,那肯定是大,场边马琳表情都快绷不住了,直接叫了暂停。暂停回来,莎莎和曼昱才算稳了点,咬下了那口气。其实女双打到这个份上,比分就是比拼心理。咱们都知道,遇到日本组合,稍微一松就容易掉链子。
第三局两人终于打出点国乒那味儿了,一波流把分拉开,看得我都舒服了不少。可是第四局又出幺蛾子,对方突然猛猛发力,还率先拿到赛点。那会儿王曼昱眼神明显带着点急,可最后还是被日本组合扳回来,比分2-2,悬念拉满。
决胜局才是真爷们儿,莎莎和曼昱一开局就是6-1,完全不给对手机会,打的那叫一个霸气。最后一个球下地俩人直接抱一起,那种释放心情,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能赢下来,绝对不容易,一场冠军全靠顶住压力。
小将林诗栋成最大亮点,混双男单都挺给力
说完女双,咱们再说说林诗栋这回的表现,这孩子绝对是国乒新的爆点。前面混双冠军是和蒯曼搭档,3-0干脆利落拿下韩国组合,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混双不光是技术,默契也要拉满,这一对组合从去年到现在配合越来越顺,感觉再过一阵能接大旗。
林诗栋本有机会三冠王,但男双决赛有点可惜。他和黄友政前面领先,结果被中国香港组合硬生生翻盘。说一千道一万,球还是在关键局没咬住,可能是体力加上心态有点起伏,后半段有几个球明显不太稳定。
不过最牛的还得是男单半决赛。林诗栋对阵高茨,一度1-3落后,第六局都快没了,生生又拼回来了。现场气氛忒紧张,连对手都直接拍肩膀致敬,哪怕是外国球迷都得对他服气。下一场单打就是对瑞典本土的莫雷加德,这就特别好看了,中外两派球迷激烈到极点,估计论坛评论区明天又得吵起来。
女单阵容也狠。莎莎4-1拿下陈熠,曼昱直接4-0石洵瑶,咱们球迷其实都在等她俩决赛掰手腕。说实话,这对冤家今年各种决赛见得太多了,谁赢都没悬念,但各自粉丝肯定不服,朋友圈已经分成两拨。
瑞典大满贯观感:新鲜劲和压力都全来了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这届瑞典大满贯的“气氛”跟以往不太一样。这个赛事虽然不是奥运,也比世乒赛差点意思,但场面越来越激烈,小将们敢打敢拼。咱们老球迷都知道,国乒以前那种“闭眼保前三”已经不现实,现在岛内外对手大都有冲击力。
像日本队这俩小将张本美和、大藤沙月,说小是小,但场上人狠话不多,几年前她们还只是在青年赛露脸,现在敢在决赛冲击我们头牌。欧洲那边,莫雷加德也越来越成熟,打球硬度、脑子都上去了。再过两年,估计单打冠军归属会更刺激。
咱们中国队这些大将,其实心里也紧张。你看孙颖莎最近又收获几个大赛冠军,新加坡、大阪、多哈,状态稳得很。王曼昱这边,亚洲杯那次还4-0莎莎,说明她也不差。不夸张地说,女队就是“双王争霸”,球迷只能等最后一场谁顶得住。
另外,最近也有点吐槽点——有些年轻球员淘汰有点多,比如王艺迪这两年没什么突破,男队新人的成长节奏感觉也比想象慢。圈内朋友说,现在踢馆不是拿名额那么简单,心态和技术都要扛得住。
球迷圈里的观点,国乒还得靠大心脏顶到底
再横向比一比,国乒这回能顶住,全靠这几位核心选手的“大心脏”。你别看外面各种质疑,比如说“双打靠经验、单打拼爆发”,其实比赛就是一杆秤,有些球迷觉得年轻人应该多上,有些人又怕大赛失误。我要说,这阵子咱们队员确实表现得不错,失误有,但韧性更强。
还有人说国内联赛不够刺激,影响选手成长。但现在看林诗栋、蒯曼,明显就是“国际舞台打出来的”,经受过外面大风大浪才有底气。这波新人如果能在巴黎奥运再有突破,那咱们国乒的统治力还能再续几年。不然的话,就得准备好今年一直“拉警报”。
最近几个大满贯,咱们论坛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跑题聊东京、聊巴黎奥运了,其实每一场球都有伏笔。谁能挺到归根结底还是心态和场场硬仗的积累。
作为球迷的唠叨:冠军固然爽,但未来更值得期盼
说到头,咱们球迷过日子就靠这个熬夜看球,拼命为队员加油。昨晚赢了,大家朋友圈全是“冠军稳了”,但输球那场也别太上火。竞技体育就这样,有高光也有低谷。
我自己这两年感觉最明显的,是国乒新老交替终于有点眉目了。孙颖莎、王曼昱之后,林诗栋、蒯曼这批小将真能扛大旗。冠军无法保证年年都拿,但只要这股劲头还在,咱们球迷就能每年陪到底。
今晚女单、男单决赛还没落地,建议大家还是多备点夜宵,准备熬夜守着。无论结局如何,国乒的精神气才是咱们球迷真正的底气。最后一句:冠军是咱们中国队的目标,但拼到最后的那个心态,才是真正值得我们一直守下去的理由。